第二期农技带头人培训班赋能“头雁”领路现代农业

课堂学知识 田间驭铁牛

2025年09月23日惠州日报惠城新闻
字号:T|T
    现场展示农业无人机作业。

现场展示农业无人机作业。

推动农艺与农机协同机制落地见效、提升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是挖掘粮油作物增产扩面潜力、筑牢粮油产能根基与安全防线的关键举措。为加速农技、农艺、农机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全力保障粮油作物稳定种植面积、提升单位产量,日前,惠城区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开展2025年第二期农技带头人培训班。此次培训通过“全链条知识倾囊相授”的方式,既细致解读政策应用要点与农机补贴申领流程,又安排智能农机现场观摩演示,以“新农机+新农艺”为双翼,为乡村“头雁”赋能,助力其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理论精讲助农业带头人提升能力

理论授课阶段,技术人员围绕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系统讲解多方面核心内容,如耕地宜机化改造标准与农作物标准化种植技术要点,农艺农机协同机制的推进落实路径,花生、大豆、红薯等作物的新品种特性及推广价值,以及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细则。

授课过程中,技术人员以农艺、农机深度融合为核心,深入浅出地拆解全链条理论知识。从耕地宜机化改造的具体标准、科学耕作技术规范,到作物品种选育与农机适配的融合要点,再到农机服务在粮油安全保障中的实践应用,均进行细致讲解,将专业知识倾囊相授。

“授课内容紧扣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既涵盖政策导向,也注重实操指导,尤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申领流程、宜机化地块改造的技术参数等关键问题作了细致解读。”惠城区农技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培训有效强化了农业带头人的政策应用能力,提升了其以场景精准需求为牵引、购置使用适配农机的判断力,同时增强了整合农艺资源的信心与实操能力。

智慧农机田间秀硬核实力

参训人员走进田间,近距离观摩多功能农用无人机、履带拖拉机等先进农业机械。受邀参与的金宇盛团队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类现代农业装备的种类、核心性能及适用场景,更带来了直观的实操演示——无人机精准喷洒、吊装运输的完整作业流程,同时进行履带拖拉机的模拟作业操作,让参训人员直观感受智慧农机的应用实效。

智慧农机在现场尽显“硬核实力”,其高作业效率与显著的智能化、多功能化特征尤为突出。农用无人机不仅作业效率高,喷洒雾化程度精准,在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履带拖拉机具备强地形适应性,可满足多种地形、多种作物的田间作业需求,成功缓解了当前农业生产中人力紧张与地形限制的双重压力,为农业生产“减负”。

演示过程中,参训人员结合实际生产疑问积极提问,围绕农机操作技巧、适用场景匹配等问题与讲解团队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活跃。这种“边看边问、边学边悟”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智慧农机实际应用的理解,推动理论知识向实操能力转化。

“培训内容实、形式活,政策讲得透,还学到了很多农机农艺协同发展的理论知识,真正把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送到了田间地头!”惠州市粤海源农业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光银对本次培训给予高度评价,直言收获满满。

“此次培训既是技术的传递,也是观念的革新和行动的动员。”惠城区农技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培训不仅为惠城区现代农业装备发展储备了专业人才,更对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助力农业产业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接下来,惠城区各镇(街)将结合区域农业实际,积极推动农艺农机融合措施落地实施,引导农艺变革向简化、规范且与农机兼容的方向推进,持续优化种植模式,为筑牢粮油安全底线、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与技艺根基提供长久保障。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洪润怀 黄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