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湾镇2025年村(居)篮球赛比赛现场。
“村BA”刚落下帷幕,另一项村赛又起。日前,博罗县石湾镇西田村第三届“丰收杯”乒乓球团体邀请赛火热进行,16支代表队48名乒乓球爱好者激情对决。
村赛不断是石湾镇“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真实写照。除了村赛,该镇还通过讲村史、唱村歌、比村艺、办村晚、展村ART等丰富形式,丰盈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撒播文化艺术的种子,激发乡村的文化活力,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精神风貌。
精准“对味”,人气超高
“加油!”“好球!”比赛现场,加油声、喝彩声响彻球馆,村民的激情随着比赛场的一次次精彩扣杀、防守被一次次点燃。据悉,“丰收杯”乒乓球团体邀请赛已举办三届,每一届都这么热闹,参赛人数和队伍不断增加。
在稍早进行的“村BA”,场面也甚为震撼。8月,石湾镇2025年村(居)篮球赛举行,14支村(居)队伍历时半个多月,经过44场比赛决出年度总冠军。石湾镇村(居)篮球赛每年吸引全镇14支代表队、超200名村民参与,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全民健身热潮。
一村一特色,款款入民心。在石湾镇,每个村(社区)依托各自的文化之根,开展“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龙湾社区连续三年举办运动文化节,涵盖篮球赛、乒乓球赛等多项体育赛事;里波水村、中岗村等沿江村落每年都会请出“龙船”,在沙河上奋楫前行,共庆端午佳节……
每一场“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都以群众为主角,以群众的爱好为出发点,瞬间点燃大家的热情。以村BA为例,篮球在石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每个村都建有篮球场,都有自己的篮球队,甚至村民小组都有自己的篮球队。所以,每场比赛的赛场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太过瘾了!”黄西村村民黄叔每场村BA必到,热情源自对篮球的热爱。
粤曲是石湾群众的心头好。在“办村晚”活动中,石湾镇充分发挥明月曲艺社、中岗曲艺社等本土文艺社团力量,策划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文艺晚会。各地还巧妙地融入“唱村歌”环节,《湖山村歌》《铁场村歌》等村歌既展示了村庄历史文化,又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接地气的文艺节目,凝聚乡情、传承文化。
根植于乡土,筑起文化自信
文化的传承是“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使命之一。
石湾镇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注重结合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为“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活动注入深厚文化内涵。在“讲村史”方面,石湾镇已连续两年举办“我是红色基因传承人”小小讲解员培育活动,累计培养50多名小小讲解员。小小讲解员活跃在石湾镇红色文化展厅和惠民医院旧址,用稚嫩真诚的声音讲述石湾革命历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展村ART”则聚焦非遗焕新,开展醒狮文化传承活动,邀请本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讲述铁场邹氏醒狮的故事和历史脉络,传授举狮头、醒狮等动作技艺,制作醒狮手工艺品,让青少年儿童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讲好石湾故事 涵育文明新风”志愿服务项目则通过开设非遗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文明新风四大课堂,邀请石湾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先进模范等本土人才授课,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方式推动文化传承和新风传颂。目前,该项目已举办两期,累计开展76场,参与人数超1900人次。
“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文化映入百姓心中,筑起本土文化自信。
点燃艺术梦,照亮前行路
“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仅满足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在撒播文化、艺术、体育的种子,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
在石湾镇,荣获市、县两级“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的“文艺赋能 志愿‘童’行”志愿服务项目成为承接“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优质平台。项目依托石湾镇乡村少年宫,联合美协、书协、音协等文艺家协会力量,为孩子们开设琴棋书画课程,还教授他们传唱村歌、创作主题绘画和手工作品。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开展活动240场,参与志愿者1680人次,服务青少年儿童8400人次。
石湾镇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多方合力,因地制宜设计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到活动项目化、项目品牌化,撒播艺术梦想,传承文化基因。如今,“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石湾镇14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不仅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是在乡村文化振兴、文明乡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接下来,石湾镇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动“一村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为石湾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力量。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通讯员石湾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