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阳区低洼区域出现内涝,应急救援人员转移受困居民。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叶思桐 摄

惠城区桥东街道应急人员帮助一位行路不便的老人回家。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吕昊东 摄

仲恺高新区应急人员帮助涉水车辆脱困。惠州日报记者钟玮 通讯员古京桦 摄

在惠阳区妇幼保健院多学科医护人员的守护下,一个婴儿平安出生。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摄

惠城区汝湖镇工作人员引导大巴车开至安置点,妥善安置乘客。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叶耀 摄
安置点群众的冷暖,有人挂念;倒伏树木阻碍交通,有人第一时间清理;积水“拦路”,轿车“趴窝”,有人来推;道路有积水,有人迅速排除……台风“桦加沙”来袭,各县区众志成城,同心筑起“防风墙”,全力守护好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防台风工作中,各县区涌现出的一幕幕暖心画面,便是党员干部坚决把保障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有力证明。
战风雨
你们的安全,他们来守护
各县区的党员干部在一线战风雨,只为守护百姓安全。
9月24日凌晨至上午是台风“桦加沙”距离惠东最近的时段,风力最高达到11级。当天清晨,巨风裹挟着大浪狠狠拍打着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港一村的海岸,海水不断向村内倒灌。据当地村民回忆,海水倒灌最高时达二三十厘米。此时,港口社区干部们仍冒雨奔走在街头,挨家挨户地再次确认居民是否已全部安全避风。
守护群众安全,党员干部一刻也不松懈。“请大家赶紧远离海岸,现在海面风浪还很大,不要在这里逗留……”9月24日下午,大亚湾区霞涌街道风雨趋缓,有些市民趁着雨歇到海边溜达,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劝离,并修复安全警戒线,做好围蔽。在澳头街道,一小区楼顶棚被强风掀翻,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大亚湾区消防救援大队荃湾消防站一班副班长邓永剑带领队员们立即前往现场处置。消防队员冒着风雨爬上屋顶拆除铁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危险铁棚终于被完全拆解并转移至安全区域,现场险情得以解除。
9月24日凌晨0时30分,惠城区三栋镇上洞村委会及驻村团队在进行防台风例行巡查,当巡查到一家玻璃厂时,发现厂内有人员滞留,且附近边坡存在失稳风险,直接威胁厂区安全。接报后,三栋镇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消防、应急救援、公安等力量赶赴现场处置。经现场快速研判,救援队伍果断进入厂区,迅速展开搜救,成功找到一名滞留的70岁老人。救援人员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协助其转移至安全区域。凌晨1时40分,老人被安全转移至三栋镇的应急避险场所。
9月24日13时许,大雨倾盆,惠州市公安局惠阳分局巡特警大队队员翁安义、卢智谦在淡水街道京东物流园对面红绿灯路段开展日常巡逻工作时,发现一名浑身湿透的儿童,独自打着伞在路边行走,情况十分危险。两名队员立即停车上前,第一时间将孩子抱起,细心护在身前,一边用温和的语气安抚孩子,一边耐心尝试询问其家人信息。经沟通得知,孩童因母亲外出,便独自出门寻找。为确保孩子安全,队员们决定先将其带至安全区域看护,并联系古屋派出所同事。与派出所完成交接后,翁安义、卢智谦又返回巡逻岗位。
9月24日下午,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大欣路上,一支“女子先锋队”格外醒目——她们是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在积水中拉起警戒线,引导车辆绕行。“风太大,男同志去扛倒伏树木了,我们女同志守好路口!”在沥林镇,巡查小组发现企岭村牛辽背村民小组村道积水深达50厘米,当即拆除围栏引流至农田;惠环街道中星社区钟氏祠堂里,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保障低洼地段安全……
清路障
清理倒伏树木,排除路面积水
台风袭来,树木倒伏、树枝被折断,造成道路受阻;强降雨让道路受浸,影响群众的生活和出行。各县区的党员干部无惧风雨,在一线排积水、清路障,保障交通出行。
强风暴雨给惠东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平山街头,到处散落着树枝,甚至有些大树直接在路上“躺平”。平山街道的党员干部迅速到场,将倒伏的树木清理,恢复道路畅通。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局部区域出现树木倒伏、道路隔离栏倾倒等情况,度假区联动救援人员迅速行动,冒着风雨开展道路畅通抢险工作。截至9月24日上午,累计清理路障约200处。
惠阳区部分道路出现树木倒伏,阻碍交通,存在安全隐患。惠阳公安、区公路事务中心、区市政和代建事务中心、惠阳区蓝天救援队、各镇街等单位加强巡视,及时对路面进行清障,恢复道路正常通行。
博罗县城及部分镇街也出现了倒伏树木和被折断的树枝阻碍交通的情况。9月24日上午6时,博罗县市政园林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县城庆生路、博中路、矮岗路等道路,清理倒伏的树木、被折断的树枝,并加固受损的护栏,让道路迅速恢复畅通。
台风“桦加沙”带来了强降雨。9月24日,惠阳区多处道路出现积水,区应急、公路、相关镇街等单位迅速处理,加快疏通积水路面,恢复交通。9月24日上午9时40分许,淡水街道桥背花样年小区附近一处施工路段出现严重积水,漫上了附近路面,影响通行。惠阳区应急救援大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携带大型排水设备“龙吸水”,赶赴现场开展紧急排涝作业。经过紧急处置,当天下午完成了作业,道路积水退去。
大亚湾各应急队伍积极行动,深入一线巡查巡检、清障排水,消除安全隐患:在西区街道,应急队伍在巡查辖区路面时,发现龙光城、美岸栖庭等小区周边路段有树木倒伏阻碍交通,立即组织清理;霞涌街道办组织各村(社区)、驻村工作组,外出巡视辖区内情况,及时清理路面倒伏的树木和积水,保障交通安全……
暖民心
妥善安置群众,爱心企业商家接力
群众的安全始终是党员干部心中的挂念。在此次防台风工作中,各县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涉险关键区域群众的转移工作一刻不能松,一个也不能少,并把转移群众妥善安置好、照顾好。
在惠东县白花镇南龙村文化广场临时安置点,村干部采购了新鲜的面粉、猪肉、蔬菜等食材,与暂避于此的17人一起包饺子、共进晚餐,用浓浓的暖意驱散群众心中的不安,用守望相助的温情筑牢防汛防风的“暖心防线”。南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温文辉说:“我们不仅要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要让大家在特殊时期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阿叔阿姨,不要慌,先收拾几件换洗衣物,我们一起去安全地方。”在龙门县地派镇,全镇13支党员先锋队迅速集结,身着“红马甲”穿梭在村(社区)开展入户排查,引导涉险群众转移。在帮助涉险群众转移的过程中,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党员先锋队队员们主动上前搀扶,帮忙拎起装满生活用品的布袋。转移时,队员们手持巡查台账,逐点核对、反复确认,确保没有一户遗漏、一人滞留。“我们不仅要让群众安全转移,更要让大家住得舒心。”地派镇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会及时为转移群众送上干净被褥,到了饭点,热腾腾的饭菜准时端上桌。”
在博罗县罗阳街道云步村,一处酒店式公寓充满了温暖。从9月23日到24日,29名转移安置的群众在这里度过了安稳的一天一夜。这处临时安置点是该村的热心商家郑华坤免费提供的“爱心公寓”。郑华坤介绍,他所提供的这栋公寓为新建公寓,原本计划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开始营业。公寓内家具配备齐全,水电、空调等生活设施也都已调试到位,能够满足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台风来势汹汹,能帮到有需要的人,我心里也开心。”郑华坤介绍,在得知云步村有群众需要转移安置的消息后,他主动联系了村委会,提出免费开放公寓的想法,希望能为抗台风、保民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类似的暖心故事在惠城区汝湖镇也上演着。9月24日下午5点半,临近晚饭时分,惠城区汝湖镇汝湖中学防台风安置点内,工作人员正在为转移而来的群众分发盒饭。这些盒饭是由汝湖辖区企业高榜楼餐厅冒着风雨送来的爱心餐。原来,当天中午,高榜楼餐厅老板谭伶通过新闻了解到,汝湖全镇安置了超2600人。作为汝湖本地餐饮企业,谭伶想着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尽绵薄之力。于是,她第一时间联系了汝湖镇人民政府,希望能为安置人员提供热腾腾的饭菜。爱心善举得到政府支持后,谭伶马上召集部分员工和家人一起帮忙准备饭菜。据谭伶介绍,此次高榜楼共分装了170余份盒饭,蔬菜、鸡鸭鱼肉、热汤应有尽有。“非常感谢企业送来的暖心盒饭,温暖了安置点的每一个人。”汝湖镇党委委员邱思瑜说道。
解难题
38分钟成功搜救失联聋哑人
台风无情,但人间有爱。在此次台风中,各县区的党员干部用一张细密的“关爱网”为群众撑起一片晴空。
9月24日上午,惠城区三栋镇获悉辖区陶前村一名聋哑村民失联后,迅速联合多部门开展地毯式搜救,并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精准定位,构筑起一道“线上+线下”的寻人网络,仅用38分钟便成功搜救到失联村民并送回家中,确保了他的人身安全。经过医护人员的检查,失联人员未受伤,身体状况良好。“谢谢你们帮我找回家人!我们会注意看护好他!”在安全送回失联人员后,家属向现场工作人员连连道谢。
9月24日上午9时许,惠阳区蓝天救援中心接到市民求助电话:一辆黑色轿车“趴窝”,一名男子被困。接报后,惠阳区消防救援大队淡水前置执勤点、惠阳区蓝天救援中心携冲锋舟、浮力绳、破窗器等抵达现场救援。原来,受持续暴雨影响,惠澳大道与大门埔路交叉路口的低洼地被淹。驾驶黑色小汽车的男子贸然涉水,不料越走越深,行进中熄火,车门因水压无法打开,司机被困驾驶座。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展开了营救,成功将其解救。
“小朋友别怕,吃点药好好睡一觉。”在仲恺高新区潼湖镇赤岗小学安置点,村卫生站医生杨剑星主动提前进驻,为安置群众提供及时诊疗。潼湖镇将17个安置点当作“家”来营造,不仅配备象棋、图书、绘画等文娱物品,同步开展心理疏导,更将医疗服务前移,落实村医驻点值守,妥善处置7起群众身体不适情况,确保“群众诉求即时响应、安全隐患动态清零”,让群众在安置点“住得暖、稳得下”。
⦾暖心特写
群众用粉笔写下感谢信
“台风‘桦加沙’来袭之际,我们心怀忐忑,万分感谢七联村党员干部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将我们转移到安置点……”9月24日晚,随着台风对我市影响逐渐减弱,安置人员开始分批返家。
在惠城区江南街道七联村安置点,工作人员仍为暂时滞留的群众按时发放了热乎的晚餐。当最后一批群众安心离开后,党员干部们开始清理现场。就在这时,黑板上用粉笔写的一封感谢信让在场的所有人深受感动。
“看到这封感谢信后,我们心里特别暖。”参加台风防御安置工作的七联村党员干部高育娣感慨道,“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就是党员干部的职责。台风来袭时,把群众转移到安置点,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得到群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也让我们充满了动力。”
惠阳3名“台风宝宝”平安出生
“呜哇、呜哇……”9月23日晚上,惠阳区妇幼保健院一名女婴在该院妇产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守护下平安出生。这名女婴体重5.2斤,母亲是来自惠阳区秋长街道的邱文琪,母女平安,让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在台风来袭的前夕,秋长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化身“生命守护员”,迅速对辖区所有预产期在一个月内的孕妇进行了细致的摸排,最终精准锁定28位“准妈妈”,这成为秋长街道一份至关重要的“特别守护名单”。
秋长街道对名单里的孕妇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评估和动员,包括邱文琪在内的3名孕妇被提前送到了惠阳区妇幼保健院待产,1名孕妇返回潮汕老家待产,其余8名孕妇经综合评估暂无即生迹象,留在家中安心待产。
“非常感谢街道办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帮助,医生也全程都在帮助我,母女平安,非常感谢大家。”邱文琪说。与邱文琪一起入住惠阳区妇幼保健院的2名孕妇,均在当天平安产下一名男婴,体重分别为6.5斤和6.3斤。
秋长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定点医院建立24小时待命医疗绿色通道,确保了救援力量能够第一时间抵达,为群众生命健康开启畅通无阻的通道。
贵州大巴遇封路 汝湖政府及时安置
9月24日上午10点半左右,惠城区汝湖镇政府接到汝湖派出所的消息:一辆来自贵州的大巴车因台风天气遇到高速封路,被迫在汝湖停留,车上乘客急需转移安置。
了解到情况后,汝湖镇迅速组织人员引导大巴车开往该镇临时安置点汝湖中学处,将车上司机和37名乘客安全转移至安置点室内休息。司机皮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的大巴车22日上午从贵州遵义出发开往终点站潮州。24日凌晨2点进入惠州汝湖地界后下高速到附近一家饭店临时停靠休息,没想到24日吃过早饭后正准备上高速,却发现高速路因台风天气封路。汝湖派出所了解到情况后联系了汝湖镇政府及时进行妥善安置,让一车人有了安全的“避风港”。
基层人员用行动扛起责任和担当
“走,去看看安置点里小孩有没有睡。”
“我去数一下安置点的人数。”
“那么大风雨,看下安置点会不会受影响。”
……
24日凌晨,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大澳村在强阵风和大雨的吹袭下,树木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大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小龙顶着大风,来到安置点查看情况,看到被安置在这里的人们都进入梦乡,才舒了一口气,再冒着风雨折回村委安排其他工作。
从23日晚到次日天亮,留在村委值班的大澳村委干部和驻村干部,每隔一段时间,就折返于安置点与村委之间,一个个在风雨中走动的身影,阐释着责任与担当。
像大澳村委干部一样,23日晚,惠东县众多基层干部都没有休息,他们在夜里奔走和忙碌,只为打赢这场防御超强台风的硬仗。
24日早上6时,风雨交加,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厨房里,后勤人员古党梅和胡小莲等在忙碌着做早餐,洗菜、切菜、煮粥……在惠东县各乡镇的后勤人员没有走向抢险地点,却用不同的忙碌身影,为抢险工作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台风袭来,这些惠东基层人员用行动扛起责任和担当。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黄尉宏 李芳娟 许文昌 蔡伟健 赖金朗 李燕文 朱丽婷 黄宇翔 匡湘鄂 曾静妍 刘乙端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 通讯员惠仲宣 叶耀 曾祥彬 黄美琳 傅灿 郭晓锋 徐小凤 刘纤纤 林作栋 廖舒宁 叶锦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