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惠州惠东产业园区。
记者日前从惠东县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该县共计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1宗,审查通过《建设工程设计方案》78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24宗、《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合格证》141宗。
今年以来,惠东县积极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做好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查,主动上门服务解决企业困难,打造高效便捷精准规划审批服务。同时,年初该县已经定下目标,将加快新政务服务中心迁建工作,推进“一站式服务”,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范围。持续优化“惠帮办”“免证办”,完善惠企政策兑现专窗服务,助力企业群众“少跑快办”。办好企业服务“直通车”,完善县领导挂钩服务企业机制,持续优化企业诉求响应和跟踪服务机制。严格落实“综合查一次”工作机制,减少多头多层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
“信用快审”最大限度加快审批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地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惠东县今年以来深化“放管服”的重要一环。惠东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惠东县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推动惠东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审批服务,并做好批后公告,点燃项目引擎。
走进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原本一片荒芜的草地如今大楼林立、道路纵横。在短短几年内,一个新兴的产业园区工厂拔地而起,初具规模。惠东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惠东县开展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包括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过程,实现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通过行政审批事项前置材料替代和容缺办理等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地加快审批,构建科学高效的“信用快审”承诺制工作体系。在建设单位或个人申办自建房等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方面,推行“不见面审批”,采用“材料线上交、审核网上办、证照邮寄达”的方式,实现“零见面零跑路”。
截至今年8月底,惠东县共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1宗,审查通过《建设工程设计方案》78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24宗/《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合格证》141宗。
“拿地即开工”为产业发展筑好巢
6月19日,惠州市永莉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项目开工仪式在惠州惠东产业园区举行。项目总投资2亿元,计划打造全新的标准化现代厂房,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将涵盖鞋盒厂、加工厂、鞋底厂等多个生产部门,实现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组装的一体化生产流程。据介绍,该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达3亿元,可创造税收约1000万元,为惠东县创造约800个就业岗位,有力带动惠东鞋业产业发展。
该项目的开工是惠东县加快项目审批效率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开工的具体体现。惠东县针对该县工业项目,特别是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惠州惠东产业园区内的工业项目,全面推行规划审查“绿色通道”,推进“带方案”“带项目”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真正把审批改革的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拟挂牌出让的工业项目,在土地出让环节前,意向竞拍土地的企业均可依据规划条件的主要控制指标编制符合深度要求的规划设计方案,申请开展“拿地即开工”审查。县自然资源局在收到申请后无条件进行设计方案审查并及时出具预审查意见。企业竞拍成功后,该局将在5个工作日内正式确认对应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并告知下一步办理事项。在办理项目规划建设许可阶段,允许采用“容缺承诺制”,优化压缩规划报建时限,全力推动和保障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快速落地,彻底扭转工业项目“落地难”“落地慢”的局面。今年截至8月底,开展“拿地即开工”审查7宗。
驻点服务接地气,企业发展无顾虑
“服务项目就是服务高质量发展。”该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为更好地服务落户惠州惠东产业园区的企业,惠东县延续“主动上门服务,解决企业困难”宗旨,构建“内联企业、外通部门”服务格局,真正做到急企业之所急、纾企业之所困、解企业之所难。
深入企业一线,精准对接需求。惠东县安排工程技术人员轮流到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和惠州惠东产业园区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驻点服务,现场提供规划建设方面的咨询、指导及协调服务,解决规划报建等各项技术问题。
同时,加强部门合力,建立协同机制。会同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指挥部和惠州惠东产业园区管委会,通过不定期现场走访、组织座谈等方式,了解各企业在规划报建方面的实际需求,针对实际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通讯员张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