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黄墙橙瓦的驿站与千年榕树相映成趣。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摄
近日,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深入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开展为期一天的专题视察。代表们沿着218最美旅游公路,实地走访博罗县、龙门县多个重点项目现场,近距离感受引领区在乡村旅游提质、新业态培育、空心村活化等方面的成效,并围绕项目运维、宣传推广、民生保障等关键问题建言献策,为打造全省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注入人大智慧与力量。
现场
空心村蝶变 打造夜经济新地标
当天上午,代表们首站抵达博罗县横河镇显岗水库驿站。这座采用宋式建筑风格的驿站临湖而建、绿意环绕,33间民宿客房引入全国头部品牌“过云山居”运营,咖啡厅、儿童活动区、自行车租赁点等配套一应俱全。“这里不仅是休憩点,更是亲子互动的‘自然课堂’。”驿站工作人员介绍,驿站以“亲子之乐”为核心,推出骑行、攀岩等体验项目,开业试运营以来已成为家庭出游的热门选择。代表们在驿站大堂听取郭前村未来乡村、户外运动小镇规划后,纷纷称赞其“将生态景观与服务功能做到了有机融合”。
随后,代表们抵达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千年古榕树下,一座兼具岭南韵味与现代设计的驿站静静矗立,黄墙橙瓦与百年榕树相映成趣。“我们保留了古榕树的原生环境,驿站仅作为‘配套’,让游客在树下就能感受乡村的宁静。”驿站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驿站通过微改造,打造“千年古榕驿站”,引入美食、民宿、文化等产业,并规划了古树文化区、活力商业区等功能分区。
沿着218最美旅游公路继续前行,代表们实地调研了龙门县长滩“空心村”改造项目。曾经闲置的99栋旧农房,如今已被修缮一新,计划引入民宿、餐饮、酒吧等业态,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地。“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再通过‘长滩模式’联农带农,村民既能获得租金收益,还能在家门口就业。”项目负责人的汇报让代表们眼前一亮。
在龙江镇未来乡村项目现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果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13栋融合客家围屋元素与岭南风格的安置房整齐排列,6种户型满足不同村民需求,配套建设的矿坑公园已初见雏形。“我们不仅要让村民‘住得好’,还要通过建筑艺术赋能,让乡村有颜值、有内涵。”当地干部介绍,项目建成后可安置1000余名村民,同时打造“当代岭南”示范样板。
交流
今年上半年博罗龙门GDP增速领跑
当天下午,视察座谈会在龙门县工人文化宫召开。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市文广旅体局、市产投集团分别汇报工作,为代表们勾勒出引领区发展的清晰蓝图。
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截至目前,引领区在建项目145宗、竣工128宗,总投资超517亿元;2025年上半年,博罗县、龙门县GDP增速分别达7.2%、6.6%,居全市前两位;218最美旅游公路串联9镇54村,带动沿线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今年底博罗GDP有望突破千亿元,龙门也将打个‘翻身仗’。”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的话让代表们对引领区的未来充满期待。
据市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引领区正构建“两核两带、一轴两环”总体空间布局,以罗浮山、南昆山为“双绿核”,打造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目前已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民宿示范点4个,乡村酒店(民宿)超700家,“爱树”“花溪雨”“暮云归”等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接下来我们将推动罗浮山非遗特色文化街区、永汉‘寻猫之旅’休闲街区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
市产投集团则重点汇报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目前,路衍经济带项目已建成16个驿站,其中5个一级驿站带有民宿功能,建设客房200多间;选取东坡十六乐事其中九件为主题,在路衍经济带营造9个艺术场景,游客可在驿站体验特色餐饮、潮玩文创;长滩村项目通过合资组建文旅公司,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模式。
建言
推广“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模式
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视察所见所闻,围绕项目运维、宣传推广、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多项建议,为引领区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省人大代表夏萍指出,218最美旅游公路和驿站建设投入大、标准高,后续运维需提前规划:“建议明确运维责任主体,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模式,同时引入低碳理念,比如,在驿站完善光伏供电、雨水回收系统,既降低运维成本,又契合生态定位。”
市人大代表邱礼荣则为项目“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就未来如何保持驿站活力,他建议将沿线项目纳入能力提升计划,丰富体验业态,带动住宿、餐饮、农产品销售联动发展,形成“建-管-运”闭环。他还建议结合年轻群体需求,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推出“景区联票+业态套票”,开发研学、旅拍等新业态,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体验。
“应在宣传推广上发力,打造特色品牌IP。”省人大代表邓中青说,“G318川藏线的广告语‘踏上G318川藏线,穿越山水画卷,开启灵魂的朝圣之旅’让人印象深刻,我们的218最美旅游公路也需要这样的‘记忆点’。”她建议,设计简洁有力的宣传语,同时挖掘沿线历史文化与民俗资源,让游客“不仅看得美,还能记得住”。
省人大代表李卓伦则指出,要推进民生福祉落地,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沿线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就业、收入、住房等实际问题,项目建设不能‘重面子、轻里子’。”他认为,需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如优先聘用本地村民参与驿站服务、项目建设,鼓励青年返乡创业,确保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村民。
通过此次视察,代表们不仅进一步了解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进展,更凝聚了发展共识。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梳理汇总代表建议,转交相关部门研究落实,持续跟踪监督,推动引领区加快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花园、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蔡其勇 陈瑞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