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队选手傅晓璐(红方)在女子49公斤级决赛中战胜山东队选手朱静雨(青方)获得冠军。

获得女子49公斤级前三名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上台领奖。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9月26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跆拳道比赛在惠州体育馆正式拉开帷幕。未来4天内,来自全国33支队伍的134名运动员将在此展开激烈角逐,争夺8枚金牌。
比赛首日,广东队选手黄科奋展现了精湛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首局憾负对手的情况下,迅速调整状态,接连得分,最终以总比分2比1反超对手,成功斩获男子58公斤级金牌,这也是本次比赛首金。女子49公斤级比赛,浙江队选手傅晓璐获金牌。
非遗+街舞表演展现岭南风情和青春活力
为给比赛营造更热烈氛围,比赛开始前,融合非遗与现代街舞的文艺表演惊艳亮相,为赛事注入独特的岭南风情与青春活力。
由惠州歌舞剧院14名演员演绎的非遗舞蹈《盖子狮》燃爆全场。这一以广东省级非遗“盖子狮”为灵感的节目,将跆拳道竞技精神与传统尚武文化深度融合。牛角号的苍劲声响与中国大鼓的低沉轰鸣交织,舞者将传统武术技法与现代舞蹈语汇完美融合,生动再现了明代戍边将士操练演武的壮观场景。
“这个节目是我们为十五运会专门创排的,大家努力排练三个月,精心打磨着每一个动作。”惠州歌舞剧院总经理彭涛说,盖子狮不仅是非遗,更是惠州人心中的“狮中之王”。节目通过“训练-集结-出征”的叙事,致敬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更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底色。
紧随其后的街舞表演《跆拳道》则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冲击。节目通过“跆拳道+街舞”的组合,巧妙地将跆拳道“礼仪、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与街舞文化中勇于挑战、突破自我的态度相融合。
惠州市惠阳区街舞协会编导卢宏通表示,为了呈现更好的状态,参演舞者每天下班后开始排练,持续一个月连续练到深夜,希望用最燃炸的节奏、最震撼的视觉,点燃全场激情,为即将上场的运动健儿们呐喊助威。
惠州赛事筹备和服务保障获赞
作为赛事承办地,惠州体育馆自建成以来已承接超千场大型活动,包括CBA联赛、羽超联赛等顶级赛事。为迎接十五运会,场馆于2024年7月启动全方位升级:LED屏与音响系统焕然一新,功能房、无障碍设施及标识体系全面优化,确保运动员与观众获得最佳体验。
在硬件设施焕然一新的同时,惠州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聚焦城市风貌、交通、卫生、宣传、安全五大领域开展“五大行动”。
“00后”澳门小将陈奕僖首次亮相全运会,在第一轮比赛中与全锦赛冠军黄锦诚苦战三局,总比分1比2惜败对手。“有点紧张,给自己的发挥打7分,感觉很多技巧没有发挥出来。”对于惠州赛区的服务保障,陈奕僖连连点赞,“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入住的酒店也很好。”
本次全运会首次在大湾区举办,香港选手林小慧对能够在“家门口”参赛表示十分开心。“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全运会,收获很大。”林小慧说。惠州场馆的服务保障也让她印象颇深,“赛场的工作人员服务非常细致,检录等各个流程非常丝滑。”
“首次参加全运会,看到这么大的场地,觉得很棒。”江西队选手胡鸿翔表示,比赛现场,工作人员十分热情,服务保障也很到位。“惠州这座城市比较整洁,不错。”
河南队选手、拥有近80万抖音粉丝的余俊松在本次全运会跆拳道比赛中备受关注。作为社交平台上的“网红运动员”,余俊松的赛事直播吸引了大量粉丝线上围观。谈及比赛体验,他坦言:“惠州的场馆和服务都是一流水准,赛事组织非常专业。”
广东队黄科奋、浙江队傅晓璐分别斩获金牌
首个比赛日,男子58公斤级和女子49公斤级比赛精彩上演,广东队选手黄科奋、浙江队选手傅晓璐分别斩获金牌。
广东队选手黄科奋上演逆转好戏,以2比1的总比分战胜老对手河南队余俊松,夺得金牌。“非常激动!”谈及获得金牌的感受,黄科奋说。广东队主场作战,在家门口比赛,又棋逢老对手,他比平时“更想赢”。比赛中,看台上观众和队友的呐喊以及教练的鼓励,让他精神振奋,最终取得了胜利。接下来,他将进入世界跆拳道锦标赛的赛场,“全力以赴,争取取得好成绩。”
“本次女子49公斤级17名运动员中,有13人在近一两年内获得过各类大赛冠军,特别是决赛的两名选手都是‘05后’,后浪又起来了。”首日比赛中,奥运冠军吴静钰现场观赛,很是欣喜。
首次来到惠州的吴静钰,对赛事的场馆和服务保障也给予高度评价。“我觉得非常好!工作人员特别热情,住的地方风景好,整个赛场环境非常好,观众氛围也非常热烈。”她表示,在这样好的场馆中,有助于运动员发挥出更好的水平。惠州日报记者龚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