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肇高速项目东江特大桥施工忙。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走进惠肇高速项目东江特大桥的施工工地,两座80多米高的在建主墩索塔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国庆节,22岁的唐林希和很多同事一样,选择留在工地,陪伴主墩索塔一点点“长高”。
10月1日上午,记者在东江特大桥2号主墩索塔下的栈桥见到了唐林希。今年3月,唐林希来到工地上实习,因表现良好,7月份大学毕业后直接入职。户外作业,使得他原本白皙的皮肤晒得黝黑,半年实践,也让他从一个腼腆的小伙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施工技术员。
惠肇高速项目惠城至增城段(以下简称“惠增高速”)是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的第一横“沿江轴线”,建成后将成为惠州对接广州快捷的通道之一。东江特大桥是惠增高速重要控制性工程,这座主跨260米的双塔四索面混凝土斜拉桥,是惠增高速土建2标所有桥梁中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周期最长、安全管理要求最高的工点。
惠增高速土建2标项目副经理黄健焜介绍,目前,东江特大桥的建设重心已全面转入上塔柱施工阶段。这标志着大桥建设进入了最核心、技术含量最高的“空中攻坚”期。“这个阶段可以比作为‘空中造塔’,我们通过爬模浇筑、预应力植入、主动支撑三套系统协同作业,确保这座123米高的主塔以毫米级精度稳步攀升。”黄健焜说,按照计划年底将完成索塔封顶。国庆假期,大桥180多名施工和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全力以赴完成年度既定目标。
唐林希每天“泡”在施工现场,紧盯液压爬模安全、钢筋绑扎精度与混凝土浇筑质量,同时协调人员与工序安排。“当前正值大桥上塔柱施工的关键爬升期,主塔平均每10天长高6米,技术管控是生命线,一刻也不能放松。”唐林希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在空中‘搭积木’,每一块都必须严丝合缝,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确保这项高空作业的精度,他频繁穿梭于2号主墩索塔的四根塔柱之间,日行万步成了常态。
“说实话,看到朋友圈里大家游山玩水、和家人团聚,心里多少会有些羡慕。但对我们桥梁建设者来说,工期就是命令,节点就是战场。”刚毕业的唐林希深知,能参与特大桥梁建设的机会非常难得,可以积累不少经验。
半年的时光,在唐林希仰望索塔的目光中留下了清晰的刻度。“实习时,2号主墩索塔才和栈桥桥面齐平,现在已高出60多米了。”言语间,他带着几分自豪,“有时真不敢相信,这座‘空中高塔’的建设竟有自己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