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文学月启动暨《惠州作家文丛》首发式在丰湖书院举行。
日前,惠州文学月启动仪式暨《惠州作家文丛》首发活动在书香浓郁、文脉绵长的丰湖书院举行。《惠州作家文丛》是对惠州60年文学历程的回顾与致敬,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游记等多种文体,共收录10部作品,作者年龄横跨“40后”至“00后”,体现出惠州文学梯队结构的完善与代际传承的良好态势。
本次活动由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办,多位作家代表、文学界人士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共同见证惠州文学60年来的成果与新征程的开启。
共收录近200位作者的各类作品
为纪念创会60周年,惠州市作家协会于2023年初策划《惠州作家文丛》,共收录近200位作者的各类作品,基本代表了当前惠州文学创作水平。丛书包括1部合集和9部个人专著,作者涵盖资深作家与青年新锐。丛书出版得到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及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
丛书序言分别由“40后”老作家曾志平与“00后”新锐作者何展鹏撰写,跨越60年的文学接力,彰显惠州文学深厚积淀与青春力量。
《惠州作家文丛》主编邹雄彬介绍,该套丛书包括《惠州作家作品集》《循水有声》《东樵漫话》《抱卷听涛》《马戏团》《我把心事插入泥土》《涵庐文稿》《甲辰季》《游历纪事》《行走·遇见》等。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扎根地方文化的深情书写,也不乏哲学思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惠州作家在不同体裁和主题上的探索与成就。
“这些作品不仅承接惠州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东坡文脉,更在审美和思想上展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具有文献积累和文学启示的双重价值。”邹雄彬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惠州文学与现实紧密结合,呼吁社会各界继续支持文学事业,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学生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曾志平围绕“人民作家的责任与担当”发言。他结合个人长篇小说三部曲《六如轩》《六如台》《六如亭》的创作历程,强调作家应深入生活、真诚书写,使作品具备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拟举办8场文化惠民活动
东江源远,西湖悠悠。惠州市作家协会前身为1964年成立的惠阳地区文学协会,初始会员21人;1985年更名为惠阳地区作家协会,会员发展至70人;1988年区域调整后,改称惠州市作家协会并沿用至今。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本级会员已达603人,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3人,省级会员123人,中国作协二级学会会员98人。惠州作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与改革开放同步、与城市发展同行。
近年来,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每年在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作品超800篇(首),出版专著约30部,多次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惠州市作家协会始终以“出作品、出人才、出精品”为中心任务,持续推进文学创作繁荣。
当前,惠州市作家协会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融合发展格局。作为“9+2”文学联盟成员,惠州市作家协会将借鉴深圳、东莞等地经验,立足本土实际,依托惠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创作资源,推动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雪表示,近期,惠州市作家协会将迁至荔浦风清办公新址,并计划举办“东江溯源”文学创作座谈会,邀请大湾区文学同仁共商创作规划,聚焦长篇题材创作与青年作者培养。文学月期间,将举办8场系列活动,包括文学讲座、作品分享会及“文学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推进文学赋能乡村振兴项目,为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文学力量。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通讯员邓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