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场演出铸就湾区文化名片

2025年10月05日惠州日报文化
字号:T|T
    《只此青绿》舞剧照。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提供

《只此青绿》舞剧照。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提供

2009年9月27日,一曲《红旗颂》拉开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的艺术序幕;16年后,这座东江畔的文化地标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重要名片。

依托北京保利剧院专业运营,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汇聚了交响乐、音乐剧、先锋话剧等多元艺术精品,更通过“打开艺术之门”“市民音乐会”两大公益品牌惠及全民。据统计,16年来,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累计举办演出超2400场,接待观众220万人次,推出公益文化活动近500场,以“高雅艺术,高贵不贵”的理念深耕城市文化土壤。

不仅如此,惠州文化艺术中心还积极联动湾区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彰显惠州文化影响力,推动跨区域艺术共融。今日,这座“市民艺术客厅”正以蓬勃活力,持续书写文化与城市的共生篇章。

名家名团云集,艺术盛宴精彩纷呈

16年来,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先后邀请了郎朗、理查德·克莱德曼等著名钢琴家,吕思清等小提琴演奏家,戴玉强、莫华伦、魏松等歌唱家,杨丽萍、金星等舞蹈家,一大批中外名家来惠演出;在演出团体方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东方歌舞团、中国国家京剧院、中央民族乐团等中外名团先后登台;在演出剧目方面,赖声川话剧《暗恋桃花源》、中国话剧里程碑作品《雷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咏春》、陈佩斯、杨立新主演话剧《戏台》、郎朗《哥德堡变奏曲》独奏音乐会、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音乐会等精品演出也提升了我市演绎市场艺术水准。

经过16年的精心培育,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已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品牌活动体系。每年固定的“大剧院艺术节”成为城市文化盛宴,“秋冬演出季”满足不同观众需求,“市民音乐会”让古典音乐走进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惠州文化艺术中心还积极探索“剧院+”新模式。

16年推出近500场公益文化活动

16年来,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共主办公益演出及活动近500场,“市民开放日”让公众零距离接触剧场奥秘;“惠州文化艺术大讲堂”邀请名家举办公益讲座;深受市民群众的喜爱,极大地充实了惠州人民的文化生活。诸如郎朗《哥德堡变奏曲》独奏音乐会惠州站乐迷分享会、舞剧《孔雀》主演见面会、舞剧《咏春》主演见面会等一系列活动,均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惠州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合唱团与著名歌唱家龚琳娜同台演出等活动,更为惠州的儿童青少年创造了与艺术家交流学习的宝贵契机。“打开艺术之门”系列则专注于青少年艺术启蒙,16年来已吸引超过15万名孩子走进剧院,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艺术的种子。

除此之外,惠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已走进惠州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等大中小学及高校,从剧院舞台延伸至校园课堂,让“艺术浸润生活”成为惠州人的生活新风尚,也让高雅艺术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成长的种子。

如今的惠州文化艺术中心通过空间功能的多元重构,让艺术空间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惠州这座城市兼具审美价值与社交属性的文化新地标。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通讯员钟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