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社会帮扶

惠册携手谋发展 共谱振兴新画卷

2025年10月14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位于册亨民族中学门前的“惠民园”既寓意“惠州惠城·民族中学”的山海情谊,也承载着“惠民利民”的共建初心。图片由册亨民族中学提供

位于册亨民族中学门前的“惠民园”既寓意“惠州惠城·民族中学”的山海情谊,也承载着“惠民利民”的共建初心。图片由册亨民族中学提供

近日,惠城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总商会)率多家民营企业及商协会代表,走进册亨县开展东西部协作调研与商贸考察。行程中,一系列爱心捐赠与结对帮扶活动密集开展:惠州市金雄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向册亨县人民医院捐赠了一台价值30余万元的义诊体检车,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惠城区宗教界元妙古观向册亨县中等职业学校捐赠6万元爱心款,助力校园建设;惠城区工商联(总商会)则与册亨县坡妹镇同心村正式结对,携手共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惠城区与册亨县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与社会帮扶合作,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在教育、医疗、产业及基础设施等领域落地一系列精准帮扶项目,有效助推册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书写了粤黔协作的生动篇章。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推动结对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深入推进区域协作帮扶,关键在于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各方参与的多元帮扶格局。惠城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捐款,各镇(街道)、区直单位干部职工踊跃捐款,企业代表现场举牌认捐、社会组织积极响应……近年来,惠城区“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已发展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公益实践,社会各界力量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为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册亨县)注入了暖心的“惠城温度”。

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惠册两地乡镇(街道)、职能部门、学校、医院、企业等持续深化结对帮扶工作,每年对接交流40余次,互动日益密切,领域不断拓展,共同绘就出一幅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温暖画卷。

“感谢惠城区水口街道连续多年采购我们的蜂糖李,为产销对接提供了稳定保障。”册亨县巧马镇感恩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林感慨道。巧马镇地处南盘江沿岸,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所产蜂糖李个头大、甜度高,但一度面临销路难题。

为拓宽销售渠道,感恩社区成立专业合作社,积极融入村级结对帮扶机制,与惠城区结对单位共同探索“以购代捐”新型实质性帮扶模式。惠城区水口街道去年和今年共采购蜂糖李14.6万元,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在多方帮扶和当地政府推动下,巧马镇蜂糖李种植面积从2024年的700亩扩至如今的1500亩。“消费帮扶增强了农户生产积极性,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黄林表示。

册亨县秧坝镇福尧村,这个依山傍水、民族风情浓郁的布依族村寨,近年来积极推动文旅融合与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作为结对帮扶企业,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向福尧村捐赠15万元帮扶资金,专项用于修建便民桥和河堤的护栏。一座桥、一道栏,守护的是村民日常出行的安全,传递的是跨越千里的暖心关怀。

惠城各界还将温暖延伸至更多民生领域:修建供户外劳动者歇脚的暖心驿站,帮扶改造冗渡中学宿舍楼的卫生设施,捐赠一批批常用药品、医疗设备、农用物资……这一件件落地有声的实事,不仅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更点亮了群众对便利生活的期待,托起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帮扶资源精准倾斜教育医疗,为群众美好生活持续赋能

秋季开学前,册亨县坡妹镇举行“峻美坡妹·共筑未来·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现场为70名受助学生发放助学金9.5万元,鼓励学子们求学路上不惧风雨勇敢追梦。这份持续三年的温暖,源于惠城区马安镇与册亨县坡妹镇的结对帮扶,已成为推动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惠城区将东西部协作社会资金精准投向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每年发动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超过700万元,重点倾斜教育医疗领域,助力册亨完善教学条件、提升医疗水平,为群众美好生活持续赋能。

2023年,惠城区慈善总会向册亨县捐赠夏季校服11900余套,覆盖全县25所小学;2024年,惠城区慈善总会发动惠州市威尼达服饰有限公司向册亨县9所农村中小学校捐赠价值70.3万元的冬季校服和爱心书包;2025年,惠城区慈善总会在开学季前为册亨县中等职业学校、册亨县实验小学捐赠价值60余万元的校服……连续三年捐赠的崭新衣物承载着惠册两地的温情,化作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

爱的滋养更在制度层面延续。2024年,惠城驻册亨工作小组积极争取惠城企业和社会各界捐赠,专门设立专项教育基金。其中,香港旭日集团慈善基金会慷慨捐赠40万元,精准助力“组团式”帮扶学校中家境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及在惠城务工的册亨子女,让奋斗的父母安心,也让求学的梦想延续。

医疗帮扶同样硕果累累。由惠城区政协牵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惠城区医学会联合发起的“惠册一家亲”基金会,累计筹集105万元善款,已帮助136例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13名关节病患者恢复行走、5名听障人士重获“新声”。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有大医院的专家给做手术,太感谢廖主任了!”做完白内障手术的第二天,患者阿才便在册亨县人民医院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廖锐带领团队不远千里来到医院开展白内障手术,为当地多位患者解除了眼疾困扰,“你们不愧是人民的好医生。”

持续深化“我在贵州有个园”活动,助力册亨乡村振兴

册亨民族中学门前的“惠民园”曾是一块闲置空地,2023年春,在东西部协作“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推动下,学校争取到东西部协作资金50万元和社会帮扶资金10万元,将空地打造为集停车场、喷水池、休闲步道和劳动实践基地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如今,这里不仅是实现人车分流的安全接送区,也成为新生感知校园文化的第一站。正如其名“惠民园”,既寓意“惠州惠城·民族中学”的山海情谊,也承载着“惠民利民”的共建初心。

“惠民园”是惠城与册亨两地深化“我在贵州有个园”活动的生动成果。该活动是粤黔东西部协作的创新实践,通过动员企业和社会组织认捐认建个性化“园”(涵盖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八类功能园区),构建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载体。

帮扶单位与农户结对打造小花园和小菜园,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发展了庭院经济;惠城企业与果农共建荔枝园,通过改良品种、优化管理助力果农增收致富……2023年以来,惠册两地统筹东西部协作和社会帮扶资金,积极引导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我在贵州有个园”认捐认建,目前已认捐认建各类“园”29个。近期,惠城区工商联(总商会)还计划出资3万元与册亨县坡妹镇同心村协作共建小果园,为两地协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接下来,惠城驻册亨工作小组将按照“四好”(因地制宜选好“园”、突出特色建好“园”、落实责任管好“园”、互动回馈续好“园”)工作要求,通过打造一批示范性果园,形成当地村民满意、广东结对帮扶方认可、爱心捐赠可见、社会责任可感、结对帮扶可持续的样板工程,示范带动其他脱贫村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取得显著成效。

千山万水,惠册一心,交融与共。在惠册两地党委政府的引领下,惠城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东西部协作,企业慷慨解囊、商协会积极对接、社会组织暖心助力,共同汇聚起帮扶册亨的温暖力量。从教育医疗到产业发展,从基础设施到民生改善,各方力量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粤黔协作的动人篇章。这份跨越千里的深情,已从单向帮扶迈向双向赋能,从资金支持拓展至多领域深度融合。站在新起点,两地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温暖的行动,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让协作之花在黔贵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