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首批214家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惠州市共有4家医疗机构入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以下简称“惠亚医院”)是大亚湾开发区唯一一家入选的医疗机构。
消息传来时,惠亚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王海霞仍在安宁疗护病房忙碌,她正为李大爷的出院作准备,安顿好这位长者人生的最后归途。“这半个月,父亲的身体没那么痛苦了……我们也理解了你们所做的一切。”出院时,一度情绪焦躁的家属语气温和,向王海霞和团队表达了感谢。
今年9月,惠亚医院完成了病房筹建和医护队伍培训等各项工作,正式启动试运行安宁疗护病房。在该院副院长向剑平看来,安宁疗护是用专业的陪伴,减轻患者身体的痛苦,安抚心灵的波折,陪伴他们安详、有尊严地走向终点。他用一个比喻点出了这项工作的本质:“若将医院各科室比作一座花园,安宁疗护或许不是最鲜艳的那一枝,但它一定是那片在生命凋零时,将其温柔接住的叶子。”
多学科协作让临终患者走得更安详
“医生,老人现在是什么状态,拜托你们尽力为他减轻病痛!”半年前才经历了母亲离世的李先生,此刻守在86岁肝癌晚期的父亲床前,看着老人被剧痛折磨得意识模糊,他情绪激动地向医护人员说道。面对这样的场景,在场医护人员一边耐心安抚家属情绪,一边迅速通过医疗设备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并实施止痛与针对性治疗,竭力为老人缓解痛苦。
随着症状控制,原本因癌痛而意识模糊、躁动不安的李大爷,逐渐平静下来。次日清晨,当李先生凑到他耳边轻声问:“爸,你想看看孙子吗?”他竟微微点了点头。那一刻,站在床尾的李先生心怀感激地对医护人员说:“经过昨天那一幕,我真正体会到安宁疗护的作用,谢谢你们!”
安宁疗护并不等同于放弃治疗,而是一种“治疗方向的转变”——从以治愈为目标,转向以缓解痛苦、提升生命质量为重心。在惠亚医院,这一理念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落地。作为医院推进安宁疗护的具体实践,该服务被纳入全科医学科统筹管理,以促进不同科室间的协同配合。
今年8月,医院正式启动安宁疗护病区建设与人才培训工作。项目由中山大学心血管内科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马中富牵头。今年9月,该医院首批安宁疗护病床开始试运行,配备监护、止痛、理疗等专业设备,开始系统收治患者。截至目前,已为5名临终患者提供了专业照护。
期望更多社会力量加入
今年7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安宁疗护的症状评估、生存期评估等13项服务项目及内容进行细化和规范。这是全国第一部省级安宁疗护服务指南,为省内各地的安宁疗护实践提供了全面且精准的“说明书”。
“我们终要学会如何面对告别,这不仅是个人的课题,也是社会的课题。”向剑平表示,《指南》的出台为医院进一步提升安宁疗护服务的专业性提供了支撑。一方面,医院正积极推进病房的“家庭化”改造,通过营造温馨如家的环境,让患者在温暖与尊严中走完最后一程;另一方面,在控制身体症状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支持队伍建设,关注患者心理、社会与情感层面的多重需求,真正实现人文关怀。
近年来,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安宁疗护服务逐渐被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保障轨道。向剑平说,在他心中,还有一幅更具温度的图景——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志愿者、社工等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事业中,通过专业的服务倾听患者心声、协助完成遗愿、支持家庭度过现实困境,让每一位老人在生命终点都能真正“了无遗憾”。
惠州日报记者黄旭新 通讯员赖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