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人员在田间手把手教农户防治病虫害。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通讯员文学群 摄
惠州日报讯 (记者许文昌 通讯员文学群)目前,正值破口至灌浆关键生育期的晚稻陷入病虫高发困境,惠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区农服中心”)迅速行动,实施“防控+助农”双轨工作模式,全力开展晚稻病虫害防治,守护粮食安全。
在永湖镇彩一村,一片30多亩的晚稻农田已重现生机。种植户何惠良想起一个月前台风暴雨过后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当时禾苗全泡在水里,裹满泥浆,一片狼藉。我们不知如何是好。”他回忆道,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区农服中心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田间。
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这片曾“奄奄一息”的稻田逐渐恢复生机。“我们发现禾苗异常就拍照发给农技人员,他们很快赶来指导。选什么药、何时打药、怎么防控,全靠他们手把手教。没有他们,这季损失就大了。”何惠良感激地说。
自9月起,为应对晚稻病虫害问题,区农服中心主任古幸福、总农艺师李冬娴牵头组建防治指导专班,深入平潭、良井、永湖等水稻种植重点镇村,扎根田间开展指导。
技术人员在田间手把手教农户识别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特征,帮助他们把握防治关键时期,指导他们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农药,确保防治精准有效。同时,针对部分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疑问,技术人员主动答疑解惑,协助办理保险事宜,全方位助力农户减损增收,重拾种植信心。
区农服中心总农艺师李冬娴介绍,下半年连续的台风暴雨不仅影响晚稻生长,更大幅增加病虫害防治与种植管理难度。“台风导致插秧时间不一致,稻田生长进度参差不齐,进一步加大防控复杂性。当前正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防治成效至关重要。”
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区晚稻病虫害发生动态,9月起,区农服中心组织农技骨干强化监测,每周3-4次深入重点区域开展田间调查,详细记录病虫害种类、范围与程度。在掌握准确数据后,第一时间通过农户微信群推送防控指导信息,帮助农户及时采取科学防治措施。
此外,区农服中心先后发布4期病虫情报及《紧急做好水稻细菌性病害防治和预防》等技术明白纸。这些资料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提供具体防治方法、推荐农药及使用注意事项,为农户开展防治工作提供全面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