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强军种子深植青少年心田

惠州推动青少年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2025年10月21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我市青少年在惠城区红色东江五育实践中心全民国防教育展览厅观看展览。

我市青少年在惠城区红色东江五育实践中心全民国防教育展览厅观看展览。

    我市少先队员代表在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向革命烈士表达崇高敬意。

我市少先队员代表在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向革命烈士表达崇高敬意。

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少先队员代表齐声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缓步绕行瞻仰纪念碑,向革命烈士表达最崇高的敬意;课堂上,退役飞行员把“空天”故事讲给青少年听,别样的“开学第一课”,激发家国情怀,强化安全担当。

强化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是推进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富国强军的奠基工程。近年来,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惠州坚持全市“一盘棋”,全面动员、全面部署,通过强化教育融合、资源共享、科技赋能等方式,教育引导青少年强化国防观念、砥砺奋进力量,进一步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常态化开展沉浸式国防教育活动

国庆假期,在位于惠阳秋长周田村的叶挺纪念馆内,只见参观队伍早已排起长龙,不少青少年在家长的引领下,前往“叶挺将军生平事迹展”前驻足观看,感悟先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红色场馆、国防教育基地等阵地,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培养全民国防观念、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职能。

近年来,惠州注重依托叶挺纪念馆、东江纵队纪念馆、惠城区红色东江五育实践中心等红色场馆、国防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沉浸式国防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走进位于罗浮山脚下的东江纵队纪念馆,一尊“华南人民抗战的光辉旗帜”主题雕塑率先抓住了游客的目光——东江纵队战士手持武器、冲锋向前的刚毅姿态,定格了华南敌后抗战的英勇瞬间,成为大家打卡留念的“红色标志”。

“这里展品丰富又详实,让历史变得可感可知,发挥了很好的国防教育作用。”来自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的刘同学表示,作为新时代少年,他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国防观念,扛起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再添一份力。

我市不少学校还充分挖掘与整合资源,让校园成为新时代国防教育的坚实阵地。漫步在市富民小学内,只见18名中国少年、团队的英勇事迹被镌刻于墙上,成为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提升学生国防素养的好去处。

“学校既建有少年英雄长廊,又有党建长廊,这些阵地都是我们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依托。”市富民小学副校长袁卫平介绍,学校通过常态化讲述榜样的故事,让学生从先辈们的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将爱国精神化为求知奋进的动力。

目前,惠州共有205处红色革命遗址。依托各类红色资源,惠州市已构建起全域化、立体式的国防教育网络,国防教育阵地建设逐步形成品牌,红色基因与国防意识在沉浸式体验中深植人心。

惠州青少年国防教育“文武兼备”

“同学们,知道驾驶战机在云端巡航时,看到祖国山河是什么感觉吗?”9月22日下午,在惠州市惠台学校礼堂内,身着军装的蔡耀通一开口,就将几百双眼睛牢牢“吸”了过来。

蔡耀通是一名军休干部,原空军特级飞行员。课堂上,他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用自己的“空天记忆”,给惠台学子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

今年以来,惠州通过开展主题宣讲、技能体验、国防知识竞赛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让一颗颗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博罗县麻陂镇,主办方打造了“国防小课堂+红色折纸”特色活动,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们用纸张折五角星、手枪、坦克,让孩子们在动手乐趣中厚植爱国情怀。

在惠东中学,一场融心理教育与应急救护为一体的主题宣讲,重新定义了青少年国防教育的打开方式——将心理健康的“软实力”与应急救护的“硬技能”融入国防理念……

“通过各种主题宣讲、技能体验等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读懂了‘国防’不是空洞、遥远的口号,而是一种守护自己、帮助他人、担当社会的具体行动。”据介绍,惠州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也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注入精神动能。

青少年国防教育需要“文武兼备”,既要“上课”学,也要“下场”练。惠州坚持将学生军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通过完善军地协同机制,规范学生军训工作。

在国防教育基地或学校军训场上,学生们身穿迷彩服,苦练战术动作、医疗救护等紧贴实战的军事技能,磨砺意志品质,提升国防素养,坚定献身国防、青春报国的远大志向。

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增强青少年行动自觉

如今,社会环境更加开放多元,青少年个性更加鲜明、思维更加活跃。只有创新方式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国防教育吸引力,增强青少年的行动自觉。

从“麻将会议”到“勇渡大鹏湾”,一幕幕关键场景在虚拟现实中重现,令人心潮澎湃……走进市区东湖旅店,一场VR体验——《秘密大营救在惠州VR》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大家戴上VR设备,仿佛“穿越”回到1942年,置身于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历史现场。

当前,伴随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全民国防教育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新兴技术日益成为推动国防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惠州依托红色场馆、各类纪念设施等传统教育阵地,利用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打造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媒体场景,带领青少年“穿越时空”,体验波澜壮阔“红色之旅”,感受改革强军辉煌成就,激发青少年投身国防事业的爱国情、报国志。

市委宣传部综合运用传统方式和新型融媒手段,推动设立《国防教育视窗》、《国防视界》等一批具有国防特色、传播渠道多样、覆盖广大青少年的宣传矩阵,构建“全媒体平台+”国防教育新模式。

这些新推出的融媒体国防教育产品,既有“正”的价值内核,又有“新”的形式载体,通过传播合力带动扩大宣传效应,不断提升国防教育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战场上的硝烟虽然散去,但历史却不容忘却,和平更需要代代守卫。”当“全民国防”理念深入人心,惠州必将筑牢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汇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