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计香给孩子们讲解畲族文化。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10月14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广州召开,表彰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其中,博罗县横河镇政府党群服务中心九级职员、嶂背畲族村村委会负责人蓝计香获评“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蓝计香是一名地道的畲族女性,也是横河镇嶂背畲族村考出去的大学生。就读硕士研究生时,她选择攻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后,全身心投入畲族文化传承,让畲族文化焕发新魅力;致力推动畬乡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推动“普通话+畲语”双语教学常态化
在横河镇嶂背畲族村,畲族文化元素融入村里的每个角落:壁画、校园、畲族文化传承馆……文化的巧妙融合,让心灵的浸润和文化的传承无声地延续。这些蓝计香都花费了大量心血。
来到横河镇嶂背小学,朗朗读书声里不仅有普通话,还有畲语。一度濒临失传的畲语,在蓝计香等人的推动下走进校园,在青少年中延续。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为了守护畲族文化,蓝计香既当“守艺人”又做“创新者”。她联合暨南大学专家编撰《畲语课本》《广东博罗畲语800句》,推动“普通话+畲语”双语教学常态化,填补畲语系统化传承空白。发起“非遗进校园”行动,让畲族文化从博物馆走进课堂。
她还将畲族歌舞作为畬乡文化的一张名片,打造畬乡文旅品牌,衍生更多价值。她组建嶂背畲族村村民歌舞团,以《彩带情丝》《畲乡凤鼓》等原创节目为“文化名片”,不仅在本地民宿、景区演出35场,带动村集体创收12万元,更首次赴香港为新界博罗同乡会60周年庆典献艺,让畲族文化在促进惠港交流中焕发新彩。
今年2月11日晚,“春满畲乡 幸福安康”——2025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嶂背畲族村举行。在这场全国“村晚”中,畲族文化大放异彩,凤凰服、银凤冠等畲族元素亮相舞台,让观众在热情的敬酒礼、欢快的竹竿舞以及悠扬的畲语歌声中,领略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畲乡的独特风情。3月31日,“传承畲族文化,焕发畲乡光彩”——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三月三”民俗活动举行,畲族同胞以多彩活动迎接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悠扬婉转的畲族歌曲不绝于耳,八方来客共赏浓浓畲乡风情。这两场重磅文化活动成为畬乡文化品牌,背后有着蓝计香的辛勤付出。
带领畬乡蹚出“文化+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路
文化传承让畬乡有魂,但还要让畬乡生金。蓝计香立足畲村资源禀赋,带领畬乡村民蹚出一条“文化+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路。
畬乡山好水好。她根据乡村实际,带领村民种植传统中草药,开发“嶂背畲茶”特色产品,上市3个月售出近千盒,创收3万元。
她以嶂背畲族村村民歌舞团为依托,谋划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她带领村民歌舞团与周边景区、民宿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与深圳福宝街道达成文化共建意向,定期举办演出,让民族文化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在谋求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她还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争取1000万元资金,建成嶂背畲族村党群服务中心、惠州市畲族文化传承馆等,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把畲族村打造成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民族特色精品旅游路线上一颗闪亮的明珠。如今,传承馆已承接60余场交流研学活动,成为多民族文化互学互鉴的“活教室”,更带动村民投身餐饮、零售等服务业,让“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愿景照进现实。
面对嶂背畲族村基础设施短板,她跑项目、争资金,带领嶂背村通过2025年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考核,获100万元培育资金,彻底修缮新屋村民小组损坏路段,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
同时,她带领干部重塑乡村风貌,引导村民把握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机遇,让“脏乱差”变身“景美民富”,成为美丽宜居乡村,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如畲寨的山茶花般灿烂绽放。
作为惠州市人大代表、畬乡的领头人,为了推动横河镇民宿业高质量发展,蓝计香“沉下去”调研,以“沉浸式”走访收集数百条民意,撰写《博罗县横河镇推动民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为行业发展提供“畲村方案”。
从文化传承到产业振兴,再到民生幸福,蓝计香用青春和热血在畲乡大地上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少数民族干部“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团结共进”的使命担当。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