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奋楫笃行

2025年10月25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惠州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惠州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在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奋楫笃行,锚定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我备受鼓舞。”伟乐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伟华说,伟乐视讯成立20年来,能一步步从业界“小白”成长为全球视听处理领域的佼佼者,靠的就是多年来一直坚持自主技术创新,把核心科技掌握在自己手上。目前,伟乐视讯已拥有超180项视听处理技术相关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下一步,伟乐视讯将继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培养核心技术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再次坚定我们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科学谋划编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五五”规划,锚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主攻方向,坚定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新老动能协同发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惠州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突破产业“卡脖子”问题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正是企业破解发展瓶颈、重塑竞争优势的核心抓手,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东表示,构建自立自强的高水平科技体系,重点是突破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只有突破高端装备核心部件技术、攻克半导体制造难题,才能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在变幻莫测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必须通过科技创新筑起维护国家发展安全的坚固屏障,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宋东表示,他将带头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全会精神,自觉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进科技企业培育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施工图’和‘实景画’。”市科技局成果转化科科长余嘉鹏表示,作为一名奋斗在科技战线上的工作者,将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助力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高标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切实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基层科技力量。

扎根乡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将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学子专业优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惠州市鹏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平天说,经过多年发展,鹏昌农业成长为省内第一家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的蛋品企业,实现了从高科技领域到现代农业的跨界转型。在“百千万工程”中,他看到了青年下乡返乡兴乡的蓬勃力量,越来越多年轻人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接下来,他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扎根乡土,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助力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让我们对创新村组运行机制和建立公益金制度的探索实践更有信心了。”惠阳区镇隆镇长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兴隆说。

长龙村于2022年探索在村民小组建立集体经济公益金制度,每年提取集体经营性收益的10%~20%作为公益金,用于发展生产或集体公益事业。3年来,累计投入的198万元公益金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成果,党群活动室、卫生站、文体公园、便民停车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的修缮提升惠及全体村民。“这一制度不仅美化了家园,更成功推动村民小组从依赖‘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叶兴隆说。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更高水平健康惠州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市人社系统将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始终牢记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嘉明表示,该局将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强化就业服务供给。同时,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分类扩面,推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织密扎牢社保安全网。构建更加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好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惠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蓉表示,全会对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徐蓉介绍,我市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有力抓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市域内住院率显著提升,有效实现“大病不出市”的目标。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强化市级医院核心能力建设,并稳步推进“一镇一名医”固本强基行动、“一老一小”健康服务等各项工作,切实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惠州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根基。

基础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最关心关切的事。“我们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共同富裕夯实教育根基。”惠州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李海媚表示,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模式,健全创新机制,全力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多元成才。同时,该校全力推进“一校七区”集团化办学,进一步完善“托管+帮扶”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助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刘建威 香金群 谢宝树 游璇钰 刘豪伟 骆国红 周智聪 叶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