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群众,目前广东省已进入冬春季流感高发期,全省流感活动水平持续上升,流感病毒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获悉,近期我市流感患者也明显增多。儿科专家提醒大家做好勤洗手、必要时戴口罩等日常防护。
门诊、急诊就诊患儿中有两三成是流感
5岁男孩小宇,因“发热3天,咳嗽伴呕吐1天”到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2天前所在的幼儿园有同学感冒,小宇当天晚上也开始低烧,妈妈以为是普通感冒,喂了点退热药就没在意。直到就诊当天,小宇体温飙升,还出现咳嗽、呕吐、肌肉酸痛,家长便将其送至医院。随后的检查结果显示,小宇的甲型流感病毒呈阳性。
“近期儿科流感患儿明显增多,其中门、急诊患儿中有两三成是流感,住院患儿中流感患儿相比9月份增加了两倍以上。”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一区主任、主任医师黄可告诉记者,近期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变化大,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若不做好防护往往容易“中招”。
“一测二看三观察”快速判断流感
黄可介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很多家长觉得“流感就是感冒的升级版”,其实两者从症状到危害,完全是“两个量级”。
流感相比普通感冒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部分人可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支气管炎、神经系统损害、心脏损害、休克等重症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广大市民应增强防病意识,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应特别注意。
黄可提醒家长,别等患儿病情严重了才就医,可以用“一测二看三观察”快速判断流感:
测体温。孩子突然高热超39℃,吃了退烧药后1~2小时仍不降温;
看状态。平时活泼的孩子突然变得嗜睡、烦躁,或拒绝吃饭、喝水;
观察伴随症状。孩子出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或呼吸变快(2~12月龄>45次/分,1~5岁孩子>35次/分)、口唇发紫等症状。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建议尽早带孩子就医!尽早用抗病毒药物,能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黄可表示。
预防指南
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
黄可提醒大家,每年10月~次年3月是流感高发季,做好预防能让孩子少遭罪,家长少揪心。
首先应做好日常防护。教孩子用“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摸完玩具后记得洗手;少去超市、游乐场等人群密集的封闭场所,必要时戴口罩;保持居室空气流通。
增强抵抗力。孩子每天保持10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和疲劳;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天气好时带孩子户外活动1~2小时,多接触大自然。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尤其建议6月龄~5岁儿童应积极接种,在流感病毒活跃期前完成,接种后约2~4周可产生有效抗体。这是预防流感、减少重症的最有效手段。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郑淑玲 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