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街道村(社区)法律顾问团队成功调处新结村历史遗留的山林承包合同纠纷。
“小米终于上户口了。”今年4月,博罗县观音阁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团队通过主动走访,为儿童小米(化名)提供法律援助,帮她解决了户口问题。
在博罗,村(社区)法律顾问以一次次用心的走访、一项项有效的举措、一个个实在的成效,回应百姓的法律诉求。他们扎根乡村、社区,打通基层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法治乡村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
一村(社区)一顾问,服务全覆盖
“村法律顾问有求必应。”在博罗县观音阁镇杨村村,法律顾问由广东江畔律师事务所(博罗分所)黄思洁律师担任。担任村法律顾问以来,黄思洁不仅为村里的决策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还扮演“和事佬”角色,参与基层纠纷调解,同时做好法律知识的传播。
在其他村(社区),法律顾问扮演着同样的角色。2025年初,罗阳街道村(社区)法律顾问团队成功为新结村调处了历史遗留的山林承包合同纠纷,为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约5万元。2025年3月,长宁镇祥岗村法律顾问王健为村民老张与邻村村民老李提供关于土地租赁的法律咨询,化解双方僵持已久的关系……这些案例生动体现了村(社区)法律顾问在维护基层稳定、保障群众权益方面的关键作用。
据介绍,博罗县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为全县389个村(社区)精准配备162名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确保专业法律服务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村(社区)法律顾问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并非“挂名”,而是真正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在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进程中,这支法律顾问队伍正日益成为中坚力量。
今年固定坐班调处纠纷230宗
时代在进步,服务在前行。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基层治理的模式也在不断尝新。
村(社区)法律顾问到镇街综治中心坐班,直面群众诉求,前端化解纠纷。广东直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蓝仕、麦景涛在麻陂镇综治中心成功调处一工伤纠纷,避免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2025年3月28日,广东惠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景辉到石坝镇综治中心坐班,针对群众刘某及李某的劳务争议,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
原来,为提升服务效能,博罗在“所所对接”(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结对)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推行村(社区)法律顾问每周固定时间在镇街综治中心“坐班问诊”,形成“定点坐班+流动服务”的立体网络。这一模式将专业的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等服务深度嵌入“1+6+N”(综治中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综合网格、“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其他综治力量)基层治理体系,使法律服务更加贴近群众。
据统计,2025年以来,全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在镇街综治中心坐班服务群众2240人次,解答法律咨询逾1230件次,成功调处各类纠纷230宗,已成为基层矛盾不可或缺的“解压阀”。
与此同时,博罗还全面推行“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结对互助机制。162名专业法律顾问与1226名扎根基层的“法律明白人”紧密协作,通过“传帮带”方式,共同参与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工作,实现了队伍能力与群众法治意识的“双促进、双提升”。2025年,结对互助机制联合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超8250件次。
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深化实践是博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村(社区)法律顾问不仅是法律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法治精神的传播者、基层矛盾的化解者、治理效能的提升者。通过他们,“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在博罗日益深入人心,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博罗、法治博罗奠定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博罗县将持续优化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在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服务“百千万工程”、筑牢平安法治根基中的核心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特约通讯员杨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