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塑造期。一些家长说,孩子平时读了大量书籍,可总是无法学以致用,在平时学习中还是做不好阅读理解题目,也无法写好作文,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办法呢?本期小惠邀请了我市部分小学语文老师,来听听她们的建议。
惠州市富民小学副校长、广东省任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任萍老师:
先选准书,再读懂书读透书
首先要选准书、选好书。书籍浩如烟海,穷尽一生也看不完,那么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是为孩子选准书、选好书。“准”的定位是基于语文教材的要求向课外拓展延伸,以此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篇章,这样既能巩固课内所学,提高考试中阅读的分数,又可以拓展知识面,两全其美,事半功倍!
其次,阅读效果怎样?可以根据必读书目,和教材同步,做一些课外阅读同步拓展测试题。孩子们通过做测试题,可以检测阅读质量如何。而且这种方式充满挑战性,也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惠州市德威学校小学部语文科组长、惠城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王蓓老师:
充分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首先,看什么是大量?一二年级有没有阅读到5万字?三四年级有没有阅读到40万字?五六年级有没有阅读到100万字?七八九年级有没有阅读到160万字?要远超过才叫大量。其次看阅读什么书籍?内容和语言质量高吗?能成为孩子语言表达的典范吗?
再次,阅读的方式对吗?是不是只追求情节,看过即忘,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有没有精读过一两本书?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题的解题能力呢?首先读书要有质量,即读书要善于思考,要充分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提高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再适当做一些阅读类习题,掌握一般的解题方法。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要多读多背,积累好词好句;其次要多阅读经典书籍,模仿好的语言表达形式;再次要读写结合,平时进行词、句、段的小练笔,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才能提高写好整篇文章的能力。
惠州市麦地小学詹莎琪语文骨干团队主持人、广东省书香校园点灯人詹莎琪老师:
积累素材,做到两“读”一“动”
博览群书可以让文章写得更好,但不是说读了很多书,作文就一定会写好。阅读是作文积累素材的一种较好的办法,要做到两“读”一“动”:
一、读好有字之书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
1.泛读。鼓励孩子广泛阅读,涉猎各方面知识,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2.选读。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符合本阶段孩子心理特点的,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读。要熟读而精思,细读多思,反复琢磨,细细咀嚼,做好读书笔记,读书才能“愈读愈精”“愈读愈有味”。
4.跳读。抓住文章重点、精彩部分,反复思考和咀嚼文章的亮点和可取之处。
5.速读。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这适合阅读同类的书籍和参考书等。
6.再读。重复阅读,再次回味文章的精髓,对知识点加深记忆。
二、读好无字之书
1.观察生活,捕捉素材,积累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鼓励孩子善于观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给孩子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能力。头脑中的材料积累多了,写作时才能做到“文思泉涌”。
2.“身”入生活,流露真情。
一篇好的习作,“真情实感”是前提。让学生敢写亲身观察和体验,在习作中自然流露亲情、友情、对大自然的热情之情等。
三、勤思活用,下笔才有神
想要下笔有神,经常练笔是关键。可以通过写日记、小练笔、仿写等逐渐提高写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因为热爱而产生写作的冲动,取决于教师或家长能否采用合适的指导方法,如用思维导图法、五感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