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灯笼。
梅州蜜柚。
朥(láo)饼。
人龙舞。
阳江糖鸡。
月姐歌。
又是一年中秋月儿圆,除了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这些常规操作,我们广东人的中秋佳节,还有很多奇妙的打开方式。
广府人:过了十五犹“追月”
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府地区,人们习惯把中秋节称为“月光诞”,节日当天要进行“拜月光”仪式。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老一辈还有吃芋头、炒螺的习俗。清代《羊城竹枝词》云:“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送多,拜罢嫦娥斟月下,香芋啖遍更炒螺。”粤语中,“芋头”与“护头”谐音,所以很多家庭会吃芋头,辟邪消灾。
广府人还有一种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树”与“竖”谐音。各家用竹纸扎灯笼,然后将彩灯高高竖起来。天黑后,在彩灯内燃烛,并在彩灯下悬挂小灯、彩旗等。孩子们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谁的彩灯最精巧。
过了八月十五,意犹未尽怎么办?没事,对于广府人来说,还可以在八月十六夜再过一次,继续“追月”。
客家人: “杀”个柚子“敬月光”
客家人有着“客地为家”的说法,常年的迁徙让客家人更重视团圆的节日。
“月光华华照山坡,山峦山岭树山多,中秋客家山歌日,山上山下唱山歌。”月下对歌是世界客都梅州一项长盛不衰的中秋活动,当地有中秋节唱山歌、斗山歌的传统。
八月半蜜柚熟,客家人吃柚子是有一定的寓意的,剖柚子叫“杀柚”,有驱邪之意;剥柚子皮也被称作“剥鬼皮”,寄寓驱邪消灾。月光糕、白切糕等都是客家人中秋饭桌上必备的食品。而客家人和广府人一样,中秋也有吃芋头的习俗。
客家人有“敬月光”的习俗,“敬月光”又称“拜月华”。拜过月后,孩子们唱起歌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别有一番中秋韵味。
潮汕人: 吃朥饼包酥饺“拜月娘”
潮汕地区过中秋,离不开各式各样的应节美食。比如朥(láo)饼,其制作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传统的潮汕人还喜欢阖家一起包酥饺。酥饺形如新月、元宝,寓意团圆、财富,因此成为拜月时必不可少的供品。此外,口味奇特的腐乳饼、充满书香气的书册糕等,也都是潮汕的中秋应节美食。
中秋节这晚,潮汕家家户户摆上供品,折出“大金”“元宝”,叠成花篮等好看的形状,等月亮升起时,妇女和小孩叩拜月亮,即为“拜月娘”。明明是拜月亮,为何要叫月娘呢?潮汕人认为月属阴,叫太阴娘,大家大多叫月娘。
对潮汕人来说,中秋节怎能少了茶?女人们“拜月娘”,男人们邀来三五好友,煮上一壶工夫茶,慢慢品,缓缓聊。
看过了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的中秋打开方式,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粤西和粤北。
粤西: 传统中透着童趣
湛江东海岛、雷州和茂名电白部分地区有中秋节舞人龙的习俗。人龙舞,即人用身体摆出龙的形态进行表演。
阳江人的中秋节记忆里,一定少不了一只糖鸡,昂扬的身姿、炫彩的外貌,可爱中又透着一丝土萌,是阳江特有的传统赏月用品之一。
而湛江、茂名等地,中秋节有一项传统习俗:把做成小猪形状的月饼,装进竹篾编的小笼子中,即为用红线戴挂在孩子胸前、脖子上或小竹杆上,笼子一头是红色一头是绿色,有的还绑上彩带或碎花。
粤北: 吃月光饼唱月姐歌
河源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一款必不可少的糕点——月光饼。月光饼,用纯白糯米粉和白糖两种配料制作而成,味道清甜香糯。
韶关仁化县石塘古村,每年中秋期间,村里的老少妇女齐上阵,载歌载舞传唱独具唐代宫廷韵味的月姐歌。月姐歌,可追溯至唐宋代,从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月姐开坛至八月十五“送月姐”,成为石塘村妇女欢庆中秋佳节的独特形式,。
文图 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