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一小区的二楼住户装修破坏承重墙,导致多家住户墙体开裂;哈尔滨某楼盘租户私拆承重墙,造成200多户业主住宅受损;肇庆四会市一业主买了42套房欲打通整层,施工时野蛮拆墙、切断柱子……今年以来,多地出现野蛮装修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为坚决遏制城市房屋室内装饰装修违法违规行为,6月9日,住建部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房屋室内装饰装修安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装修活动中涉及各方和各相关部门的责任。
记者注意到,《通知》首先明确了城市房屋所有人、使用人(以下统称装修人)是房屋室内装饰装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装修人开展装修要按照合法合规的登记、审批等流程来推进,要签订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禁止有影响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行为,装修人及装饰装修企业要承担因违法违规装饰装修造成的整改拆除和恢复工程等相关费用。装饰装修企业,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其他技术标准来施工。对于法律法规规章等明确有资质要求的,要具备相应资质,不得超越资质等级承揽。对存在擅自施工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等行为的,将视情节给予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
此外,《通知》指出,物业服务企业要按规定告知装饰装修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加强装饰装修活动现场的巡查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属地街道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投诉渠道。各地执法部门要高效处理投诉、报告事项,做好部门联动。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健全装饰装修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权责清晰的接诉处置机制。
“其目的是在基层建立全渠道、多主体,责任和分工明确的体系,夯实各方的责任和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建立杜绝因建筑装修导致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改变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危险行为。”对于住建部发布的《通知》,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住建部门要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一方面是针对存量时代大规模发生装饰装修的情况,完善装饰装修涉及的流程审批和制度规范;另一方面是严肃行业准入和资质管理,通过建章立制和强化监督检查来防范风险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建立权责清晰的接诉处置机制,加强监管,强化企业资质管理和指导监督。
“对业主或租客的装修行为,物业服务企业最接近,完全可以通过装修审批,24小时巡查,实现全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行为。”李宇嘉认为,虽然物业没有执法权,但应在第一时间阻止并将事件报告属地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平台、有关部门或12345热线依法处理。同时,他还强调,加强装修安全宣传非常重要。“从暴露的案例来看,很多业主和使用权人对于装修的风险、法律责任没有很强的意识,甚至淡薄和漠视。因此,普法很重要,只有装修人意识到必须按规范和流程来推进装修,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后患。”
东江时报记者邬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