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世人更多关注早产问题,加强相关研究,采取有效行动,减少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和死亡。
早产是一种妊娠并发症,目前我国的定义为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而分娩者。早产的月份越小,胎儿的出生体重就越轻,器官功能发育更不健全,活力越弱,也更容易引发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炎、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瘫等并发症。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早产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防治早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怀孕漫漫十月,但凡有异常情况,亲朋好友都会来劝孕妇:“赶紧上床躺着别动,保胎!”传统观点认为,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卧床休息十分重要,但结合近年来对孕期卧床休息的文献,会发现结论并非如此。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的《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也明确指出:尚无证据支持“卧床休息”是早产预防方法。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专家表示,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卧床休息能预防早产。美国母胎医学研究联盟针对646位单胎、宫颈较短(小于3cm)的孕妇所作的研究显示:单胎宫颈较短孕妇,即便限制活动也不会减少早产的风险。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卧床休息不会降低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一定危害,包括影响血液循环,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影响骨骼和肌肉的功能;影响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等。卧床无形中还给孕妇造成更大压力和精神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卧床虽然危害多多,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确实因为孕妇身体原因,经医院检查医生诊断需要卧床休息配合治疗的,孕妇还是需要卧床休息。
专家提示,引发早产的原因很多,包括母体因素\孕期因素、胎儿因素及社会相关因素,规律的产前检查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及时发现妊娠期并发症,通过一定医疗措施进行早预防、早干预,能大大降低早产发生率。
东江时报记者李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