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三年 共学共事共修养

惠州中学举行第二届“1+N师生共同成长团队”启动仪式

惠州日报2019年11月25日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师生经常‘对话’,共同成长。”21日,惠州中学举行第二届“1+N师生共同成长团队”启动仪式,在高一学生中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项目,一位教师带领一个学生团队,高中3年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1日下午,惠州中学高一师生经过双向选择组成的多个“1+N师生共同成长团队”正式启动,开始为期3年的“亲密合作”。根据该校“1+N共同成长团队”理念,原则上12名学生合为一组,各小组配备一名教师作为导师,指导老师相当于“微型班主任”,对成员们进行学习、生活上的全方面引导,通过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据介绍,“1+N共同成长团队”在构建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因素,将导师和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优势互补。该项目将对每一位导师及学生建档立卡,科学记录师生共同成长轨迹。成员们会就心理、生活、学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制定目标计划,探讨解决办法。而导师会及时跟踪成员的成绩,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后,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考试升降原因,也会及时以朋友式的关怀,进行情感渗入,融合小组成员。

同时,每一位指导老师会协助团队里的学生作好个人职业规划,制定小组的目标规划。有短期、中期的目标规划,也有长期的人生规划。“在日常团队建设中要做到关爱学生3年,影响学生将来30年。”该校副校长甄红介绍说。

去年该校启动了首届“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1+N师生共同成长团队”活动,“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师生们在交流、陪伴与关爱中共同成长、齐步前行,展现我们学校特有的教育思想——生命影响生命。”该校校长黄津海认为,基于“三全育人”的核心理念,学校应成为“立德树人、追求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里,学生们愉快学习、快乐成长;老师们把教育岗位当成自己持续成长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1+N师生共同成长团队”项目作为该校特色育人项目,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实现“共学、共事、共修养”。

惠州日报记者林奶花 通讯员邱慧娟 叶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