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 浸润美丽水贝

水贝丰富的优质稻米,滋养了水贝人,也成就了水贝美酒。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里遥远的田园梦想。但是在水贝村,这却是生态田园、美丽乡村的日常。
漫步在水贝村,空气中流淌的是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沿着干净整洁的硬底化道路入村,一幅田园风景画徐徐展开:道路两旁,花草相映成趣,蝴蝶翩跹飞舞,清澈河水穿村而过,一排排农屋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油油的菜园,凤蝶乱舞,乡愁浓浓。
精神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水贝村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水贝村村委会,宣传栏上印刷着《村规民约》、《村民十要十不要》等内容。“要勤劳致富、艰苦创业;要保护土地、守护家园;要门前三包,庭院井然……”条分缕析之余,还进行了细化和讲解。走进村内,更能体会到村规民约不仅悬挂在长廊,也刻印在村民心中。
水贝村的村规民约,也是龙门县实施“两规三联一法”基层治理模式的缩影。2018年3月,龙门县创新提出实施“两规三联一法”基层治理模式,着力营造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两规三联一法”以“村规民约、家规族训”倡导“德治”新风,以“党员联系困难户、乡贤联系创业户、律师联系法律需求户”践行法治制度,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民主“自治”,实现乡村善治。
以“两规”营造“契约精神”德治风,其中的“两规”便是指村规民约、家规族训。一方面,建立《“十要十不要”村规民约》模板,从“生产生活、村容村貌、村风民风”三个方面,引导村(社区)以及下属村民小组根据村情民情实际“做加法”,将奖学助学、桉树改造、违建整治等重点工作写入村规民约,通过“村歌”形式传唱、纳入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开展文明评选“一十双百”行动等方式,促使各村形成高度凝聚的“利益共同体”,推动村规民约从“共同制定”到“共同遵守”再到“共同监督”。另一方面,制定《龙门县家规族训六维“三字经”》口诀模板。围绕爱国情怀、宗亲关系、为人处世等六个“维度”,指引各村各族制定符合家族实际的“家规族训”,激发广大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参与热情,最终实现乡村以德善治。
除了以村规民约形式改善村内人居环境,水贝村还通过每月农历初六的全民“村庄清洁日”,重点围绕“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杂物,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等10项内容开展村庄清洁,凝聚多方参与力量,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上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发展轨道。
扫道路、除杂草、清淤泥……“村庄清洁日”当天,参与清洁活动的志愿者们形成了一道道扮靓水贝的美丽风景线。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引得村民群众也积极参与进来,拿起扫把、撸起袖子,整理自家庭院、门前屋后的垃圾和堆积杂物,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形成了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
走进如今的水贝村,饲养的鸡鸭等家禽被圈养在固定区域,农户坐在屋前悠然自得晒着太阳,远处是一片碧绿的稻田,好一幅乡村风貌景观图。这是一个在生态田园中自然生长的美丽乡村,更是一个村民齐心、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样本。
- 上一篇:龙平渠 让“水背”变成“水贝”
- 下一篇:好米出好酒 醉美是水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