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易的追爱宝典

——读《诗经·郑风·褰裳》有感

惠州日报2022年03月22日

说《褰裳》是千年追爱宝典,一点也不为过!

如何追爱?《褰裳》支了两招:

其一,要接受考验。溱水和洧水,就是考验。在中国文化中,水的意象非常丰富,水既是智慧象征,也是危险的代名词,《周易》中的坎卦就取象于水意喻风险。不管是哪个季节,敢撩起“裤子”过河,那绝对是需要勇气的。溱水和洧水被誉为中国的爱情河。这两条河历经千年,在地理空间位置上基本没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两条河的水量是充沛的,应当不浅。因此,不管是哪个季节,要想平安抵达爱情的彼岸,没有智慧也难以成功。可以说,能成功接受溱洧考验,为“思”而“褰裳”而过的,绝对是智勇双全的好小伙。

其二,要付诸行动。从诗中姑娘的自信口吻和她所给出的追爱“韬略”来看,这个姑娘即便不是“两河之花”,也是一个集美貌和智慧于一体的好姑娘。这样的姑娘当然不缺“他人”和“他士”。

从诗中姑娘反复咏叹的“狂童之狂”来看,这个姑娘对这个“傻哥哥”是有意思的。

在姑娘给出求爱韬略并大胆表明心迹的前提下,若“狂童”仍不见行动,那这个“狂童”只能说是真傻。这样既缺追爱勇气,又乏追爱智慧,且又不付诸行动的人,也就确实配不上这个姑娘!考验是双方的,对姑娘来说:不敢褰裳的小伙,让她看清一个事实,这样的家伙不值得她的爱。

这首诗,托女子之口介绍求爱秘笈,更赋予这个秘笈的真实性。千百年来,美好的爱情,无不是经受住考验的爱情,无不是付诸行动追求来的爱情。

诗中姑娘的智慧、大胆和自信,与当下的好姑娘可谓毫无二致。这个跃动在千年的姑娘与我们今天的人毫无隔阂感,完全是你我所熟悉的那个身边人。

这种熟悉,既是文化根脉滋养的结果,也是美好人性自然呈现的结果,体现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阳光刚健的一面。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称:“郑风淫”,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历史进程中,这个大胆教授男子如何追爱的女子,确实让男权时代的大老爷们脸上挂不住。

人是过客,时代也是“过客”。在时间的逆旅中,永恒的人性、不失的根脉,会生生不息,新而再新。

(余汶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