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市建成标准化试点示范国家级项目4个省级项目13个

2021年10月12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编者按:每年的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纪念日,旨在提高大众对国际标准化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工业、政府和消费者需要。

今日起,《惠州日报》连续3天推出世界标准日专题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是指由国家、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并组织实施,以探索标准化方法、传播标准化理念、建立完善和推广实施标准体系、树立标准化典型、推广标准化经验、支撑产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各类标准化项目。主要包括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农业农村领域等类型项目。

我市获批筹建的广东省市域网格治理标准化试点是省级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在大亚湾区积极推进。该项目探索“网格化+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治理模式,将调解平台、志愿平台、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新型社会治理服务模式嵌入网格治理工作中,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网格+”工作目标治理格局,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社区服务模式,形成了具有大亚湾特色的村(社区)发展模式。

项目建设以来,大亚湾区澳头、西区、霞涌三个试点网格在市域网格治理标准指引下,实现了“四标四实”信息采集全覆盖。项目组织开展主题活动56场,累计排查各类社区生活风险点1200多次,采集及处理网格事件412件,涉及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事项,已累计服务6.5万人次。该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通过建设网格专项服务管理标准(包括志愿服务管理、调解委员会管理、社区自治组织管理等),组建社区自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共15支,通过调解委员会平台化解居民矛盾逾60件,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初步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现代化、标准化治理服务格局。

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市域网格治理标准化试点12名专职网格员,按照网格员协助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四大项指引要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已累计服务6万多人次、宣传及大数据信息核查3800多人次、疫苗登记协助2600多人、核酸检测约6000人、入户落实“四个一”排查约800余人。充分体现网格治理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我市获批筹建的广东省特色农产品(南昆山毛茶)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是农业类标准化试点项目,该项目建设工作正在龙门南昆山积极推进。

南昆山毛茶入选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标准试点项目,无疑对推动南昆山毛茶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化试点项目将通过开展2000亩南昆山毛茶种植的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靠标准化技术手段,按照“精、优、特”三字方针,“高品质、价格优、销售快”原则和抓“标准化、上规模、创品牌、建渠道”的建设要求,做好南昆山毛茶的产品包装、文化植入、市场营销和品牌保护等工作。

据悉,该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除了要形成一套毛茶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完整标准体系之外,还将针对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困境,因地制宜、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比如发展多样性的特色农业并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餐饮、民俗、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着重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同时还将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和就业增收,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据悉,除了上述2个在建的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我市已累计建立建成各类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个,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3个,为推广标准化经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化技术支撑作用。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