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惠州

李海

2021年10月16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秋到乡村。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秋到乡村。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美丽惠州,半城山色半城湖。惠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惠州,不是故乡胜故乡。

我当了38年小学教师,其中22年是记工分的小学民办教师,46岁才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转为小学公办教师。后来,我调来惠州工作,被安排在市十一小学任数学专职教师,直至退休。我自1986年调来惠州,转眼间已35年。我的前半生坎坷曲折,来到惠州后,我才如登上山顶,举目远眺,看到很多美丽的风景,实现了自己的不少梦想。

我调来惠州前,在老家镇中心小学任校长,兼教毕业班数学。进十一小后,按本人要求,当数学专职教师。学校领导安排我教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一个年级6个班,由3个教师教。第二年跟班上,一直教到六年级毕业。然后又下来,从四年级一直跟教到毕业。这叫四至六年级小循环。市十一小是当时惠州市唯一的省一级学校,最先开始评定教师职称。我通过了考核,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记得当时我写过一首小诗,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汗洒讲台年复年,峰回路转霞满天;职称评定我如愿,更尽职责报党恩。

我1986年调来惠州前,在老家小学每月工资70元。十一小的方校长问我:你是镇中心小学的校长,工资为什么会那么低?我如实回答方校长:当时的民师转正条件规定,要有10年连续的民办老龄,如果中间有间断,教龄要从最后一次当民办教师算起。我就碰到这种情况,已经当了10多年民办教师了,后被当时的公社党委选调回本大队,当了3年半党支部书记,造成民办教龄间断。从我最后那次返回学校当民办教师算起,我的教龄才5年。因此转正评审小组,认为我不符合转正条件。我不断去县教育局反映,最后换了教育局长,才特批我转正。就是由于教龄问题,我的工资才那么低。方校长听了我的话,认为转正评审领导小组做得不妥。因为小学民办教师和大队干部都是记工分的同类人员,去大队当党支部书记,不是工龄间断,而是工种调动。方校长当即表示他会去教育局为我解决这个问题。感谢方校长劳心,结果我的工资一下子提高5个等级,每级7元,我的工资总额上升到100多元。由于工资提高了,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首先是改善住房,几次搬家,越搬越好。其次是伙食穿衣和交通工具方面,也大大改善。我买了当时上海产的最高级的凤凰牌自行车。我和妻子(她在惠州市三小任教导主任)骑着新自行车,在惠州西湖边上下班,天天如在画中游。

另外,在假期时间,我二儿子带着我和老伴外出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真的大开眼界,如愿以偿,开心极了。而惠州是东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千年古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寓惠两年又七个月。惠州名人江逢辰诗赞:“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惠州西湖和杭州西湖一样美丽,但在惠州西湖中的弧山,安葬着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惠州文化氛围浓厚,有多所大学、中专院校,文化人比较多。我受此文化环境薰陶,退休以后开始追逐我年轻时期就孕育在心中的文学梦,不断地写些散文和小小说,发去《惠州日报》和外地报刊,经常被选中刊发。可能我写的东西都是自身感受,言之有物,比较能感动读者。惠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和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经常联合举办征文活动,我每次都投稿参赛。到目前为止,我得过10次奖。还有一篇《随子女进城的老人们》被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推荐参加全国报纸副刊评选,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报纸副刊年度三等奖,并收入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集萃一书。我受到非常大的鼓励。后来,我把自己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过的作品,结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叫《逐梦》。后来我又写了几篇中篇小说,也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叫《孤雁》。两本书都获得广大读者好评。我参加了惠州市作协,实现了我的作家梦。

我是一叶小扁舟,逐浪东江向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