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白露为霜宜休养

2021年12月19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苑广阔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水有三种形态:液体、固体和气体,而水的固体形态,又分为不同的存在形式,冰、雪、霜。对于前两种形态,想必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人,进入冬季,“冰天雪地”的日子会持续很久。对于“霜”,很多人却未必知道,更没有见过。

二十四节气当中,过了“寒露”,就是“霜降”,露和霜之间,不仅仅是节气上的相连,还有更为密切的内在关系,我们的古人早已观察到了这一点,才有了古诗词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优美动人,被后人引用千年的名句。

露和霜都是从地面升腾出来的水汽,遇到低温环境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只不过“露点”在冰点以上,而“霜点”在冰点以下,这一上一下,也就决定了它们一个成了液体,另外一个则成了固体。不管液体还是固体,节令到了“寒露”和“霜降”,都说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越来越冷了。

肉眼所见,霜和雪更为相似,似雪而非雪,但实则一个从地上来,一个从天上来,一个更接地气,低调而内敛,总在深夜悄悄出现,伴随着太阳的升高又悄然退去,难觅行踪,另一个下起来却是纷纷扬扬,漫天飞舞,高调了很多。

在北方老家,每年的霜降时节,庄稼们纷纷“颗粒归仓”,只有那些种得晚的花生,或者是留着明年做种的地瓜,还留在地里。一夜寒霜过去,不管是花生叶还是地瓜叶,都好像被火烧过了一般,从原来的墨绿色统统变成了黑色,而且彻底耷拉了下来,它们实际上已经被冻死了。

很多人喜欢用“霜打的茄子”来形容一个人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不过多数人并没有见过霜打的茄子到底长啥样,我就见过,被霜打过的茄子,犹如被水煮过一样,惨不忍睹。

村里曾经有个从小跟随父母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回老家的时候偶然见到了一大片被霜打过的地瓜地,黑黝黝的一大片,大为惊奇,又不问大人是怎么回事,回城以后把“乡村见闻”告诉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这片被霜打过的地瓜地,就成了“红薯地里着火”,闹出一个大笑话,至今仍旧被村民们提起。

“霜降”是一种节气,也是一种自然现象,“霜冻”却可能成为一种自然灾害。如果某一年庄稼收得晚,霜降又来得早,很多庄稼就会减产减收。给乡亲们带来损失。即便不会造成庄稼收成的减少,被霜打过的地瓜叶、花生叶,黑乎乎,软塌塌,似乎一下子被夺走了所有的营养,喂牛喂养,连牲畜都嫌弃,只能沤肥。

“霜降”以后,每天早晨到田野里去,田野一片霜白,四周静寂无声,偶尔一只不知名的小鸟站在一根裹着白霜的秸秆上,瑟瑟发抖,发出几声“啾啾”的,充满无助的叫声。这时候的田野,庄稼归隐,农人也归隐,正是土地休养生息的时候。

“霜降”之后就是“立冬”,冬天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