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将推进医保门诊共济和个人账户改革

将出台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增强统筹基金对门诊医疗费用的保障能力

2022年02月27日惠州日报要闻
字号:T|T
    借助智能技术力量,不少公立医疗机构已建立一站式客服中心。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借助智能技术力量,不少公立医疗机构已建立一站式客服中心。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2月24日上午,全市医疗保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市医疗保障局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市医疗保障局将出台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和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办法,并将欺诈骗保行为纳入我市信用管理体系,实施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加强对医保基金监管。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加成熟完善

根据市医保数据统计,去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达到477.41万人,参保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整体保障水平保持在全省前列。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持久战”中,市医疗保障局切实发挥医保稳定社会的“压舱石”“减压阀”作用,筑牢疫情防控医疗保障网。

市医疗保障局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局上解专项资金5.77亿元保障疫苗免费接种,医保基金支出1.03亿元保障全市核酸检测;组织参加检测试剂及配套耗材集中采购,集采降价和调低核酸检测费效应叠加,单检每人份降至不超过40元,混检每人份降至8元,为常态化防控疫情节约了财政资金。

“去年我们继续推动定制型普惠商业健康保险‘惠医保’项目。”该负责人介绍,根据统计,去年“惠医保”参保人数达65万人,已为2.97万人次报销医疗费用6189万元,个人累计最高报销金额66万元,“这对重大疾病患者、罕见病患者的‘减负’作用明显,丰富了我市医疗保障层次。”

启动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整合工作

近年来,市医疗保障局先后实施五批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含续约),涉及218个药品,医疗机构参与集采积极性不断提高,实现医院采购成本降低、基金支付压力降低、群众药费负担降低的“三赢”局面。

市医疗保障局负责人介绍,根据统计,去年药品集采节省药品采购费用8.98亿元,药价综合降幅40.32%(2019年以来累计节省12.98亿元,药价综合降幅32.68%。其中:国家集采节省7.76亿元,药价综合降幅78.02%;药品跨区域联合集采节省2.82亿元,药价降幅10.92%;国谈药品累计节省2.41亿元,药价降幅54.83%)。

医疗服务价格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医疗保障局按照有升有降、总体平衡的原则,对第一批414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整合(其中,调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等项目355项;调低CT、MR大型检查价格等项目59项),涉及金额8661万元;启动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整合工作,涉及3796项医疗服务项目,争取理顺价格体系,实现同级同价。

“指尖办事”更加便捷

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是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去年市医疗保障局在全省3个试点城市以外率先上线运行医疗保障信息平台,覆盖全市2000多家定点医药机构,落地应用、动态维护15项业务编码,有效解决了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等难题,有力支持异地就医。

“与此同时,我们还推动医保经办数字化,在‘粤医保’‘粤省事’小程序、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线21项高频服务事项,‘指尖办事’更加便捷。”市医疗保障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激活医保电子凭证267万个,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实现“码”上看病、“码”上购药。

另外,市医疗保障局还将生育备案、意外伤害审批、门特待遇(含外购谈判药)申请等服务事项前移医院办理,10项服务事项下沉乡镇街道以下,16项医保经办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健全待遇保障机制,完善医保支付机制

去年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明确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水平。此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成为“家庭账户”,进一步扩大并规范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该办法明确各地市应在今年7月1日前出台实施细则并执行。

对此,市医疗保障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健全我市待遇保障机制,出台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稳步推进医保门诊共济和个人账户改革,增强统筹基金对门诊医疗费用的保障能力。

医保支付是保障群众获得优质医药服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的关键机制。今年医疗保障局将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出台我市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办法,健全定点医药机构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将协议管理延伸到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开展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医药服务评价工作,推动评价结果与支付挂钩。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降低就医负担、获得优质实惠医药服务的迫切需求,今年市医疗保障局将继续推进药品和耗材集采降价,落实好2022年度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采,加快化学药、生物药和中成药等408个药品集采进度,配合完成350个以上药品的省级集采任务。完成三批骨科、口腔种植体等7类耗材集采任务。继续用好用活基金预付、结余留用等政策,督促规范报量,强化履约情况监督。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医疗保障局将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坚定不移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并创新基金监管方式,建立完善医保信用评价制度,推动将欺诈骗保行为纳入我市信用管理体系,实施联合激励和惩戒。

开展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管理“规范年”建设

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经办管理服务,是实现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市医疗保障局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局将开展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管理“规范年”建设,落实“好差评”制度,提升经办对外服务热线的便民功能,提升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的质效。

为进一步提升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效能,切实解决群众异地就医“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医疗保障局将继续优化异地就医保障服务,推动门特病种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优化备案服务,完善省外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和省内异地就医生育保险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强化省内异地就医零星报销协同办理,推动住院、门诊医疗费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结算,提高直接结算率,减少零报工作。

与此同时,市医疗保障局将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医保业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新格局,实现更多服务事项跨省、省内通办,探索“视频办”;加大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拓宽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让群众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数字化服务。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特约通讯员肖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