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反映新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科技成就中国》通过鲜活故事展现科技发展关键节点和历史意义

2022年03月03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庆桥主编的《科技成就中国》一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若干重大科技成就、事件和人物为主题,通过具体的案例,生动反映7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关键节点和历史意义,力图总结历史经验,启发当下发展。

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科技发展的清晰轮廓

《科技成就中国》一书分为自力更生、东方巨响、利剑出鞘、飞天圆梦、深海盾牌、与天比高、神奇天路、能源巨网、自主创新、问鼎之战、神舟飞天、蛟龙探海、嫦娥卫星、中国“天眼”、万物互联等章节。阅读此书,我们如同走进科技回廊,回顾新中国的科技发展之路:新中国下定决心研制“两弹一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中国导弹的崛起之路、“东方红一号”卫星震惊世界、中国核潜艇的秘密研发、“墨子号”卫星与量子通信、大飞机的翱翔之路、港珠澳大桥建设历程等。

本书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科技发展的清晰轮廓。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发展。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方针指引下,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打破封锁,发奋图强,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自强的灵魂。改革开放后,为尽快改变科学技术落后状况,党中央审时度势,对科技发展进行全面系统规划。1978年,国家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首次强调科技发展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促进了技术成果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家又相继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等,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景和方向。这一系列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成为改革开放后直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向前发展的驱动器。

“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进入新世纪以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我国科技发展再次面临重大机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科技发展再次提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踏上了从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一代代科学家以科技报国为己任投身科技发展

在书中,作者通过很多细节描写,诠释一代代科学家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怀和初心使命。新中国的成立激发了广大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以钱学森、华罗庚、朱光亚等为代表的海外专家学者破除一切艰难险阻,纷纷回国效力,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2年10月,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携妻女及一些重要仪器,经过许多周折和风险,离开美国绕道欧洲回到了祖国。1958年,在他领导下,以国产薯蓣皂甙元为原料合成可的松的先进研究方法获得成功,并很快投入了生产,使这项国家原来安排在第三个五年计划进行的项目提前数年实现。中国的甾体激素药物也从进口一跃而为出口。与此同时,他还亲自开课,系统地讲授甾体化学,培养出一批熟悉甾体化学的专门人才。

屠呦呦数十年来一直孜孜不倦,从事中药和西药结合研究。她带领团队进行了无数次试验,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筛选、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全球数亿疟疾患者的长期困扰。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中医药成果获得过的国际最高奖项。

(张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