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西湖情

□吕恩宏

2022年03月04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为响应市里的防疫政策,我连续两年留惠过年,每当看着返乡的人潮,我心中特别想念家中的母亲。

今年春节将至,为了合家团圆,我和妻子轮番动员母亲来惠州过年。几经周折,母亲于节前几天,千里迢迢赶到惠州与我们团聚。刚出火车站,母亲就感慨惠州天气真好,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因为防控疫情,春节虽然没有老家那么浓的年味,但节日的气氛还是比较喜庆,到处张灯结彩,写春联、贴门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大年初二,气温突降,夹杂着丝丝细雨,母亲想去西湖看看。我知道母亲每次来惠州都要去西湖,在她眼里西湖就是惠州的名片,如果没逛西湖就感觉像没来惠州一样。母亲没有什么太高的文化,却对地方标志性景区尤感兴趣,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忘了解一下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景区,甚至要亲自去看一下,每次都让我讲一讲当地景区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为此我还真做了不少功课。

我陪着母亲畅游在西子湖畔。微风吹拂着岸堤边上的柳树,刚露出新芽的柳丝随风飘舞,迎接我们的是一片碧翠的湖水,游人在湖面上划船戏水,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偶尔有一些小鱼跃出水面争抢食物,游人争相观赏,好不惬意。

凉风拂湖逐波而过,湖光闪耀,屹立在西山上的泗洲塔,倒影入湖,引来众多游人观赏。母亲虽然来过几次西湖,却执意再登上去看看,她说西湖之美与泗洲塔密切相连,碧波荡漾的湖水与威严肃穆的泗洲塔遥相呼应,更显西湖之祥和静美。我在惠州工作生活20多年,泗洲塔在我心中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母亲的一番“高见”,我不由得再次重新审视她对于西湖的认知。

孤山北面九曲桥,直通西湖平湖中的点翠洲,洲上有孤屿亭。亭西有枇杷洲,另有二桥可通孤山与芳华洲。有“花港观鱼”等景,九曲桥是人文纪念公园三十六景之一,在汇通月潭的上方,顾名思义,是指桥共分成九曲,曲折迂回。母亲站在桥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游人,感叹惠州发展神速,她回忆三年前来惠州,就发现惠州的环境变化很大,如今的惠州更是日新月异,环境优美,具有岭南特色的典雅之美。

冒着细雨,沿着西湖岸边一路走一路聊,我发现母亲对西湖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每到一处,她都认真观赏,仔细了解,对于生活在惠州这么多年的我,解答她的问题,还是颇费一番脑筋,有时临时还百度一下,才能说出一些所以然。在母亲的心里,我是一个读书人,工作在惠州那么久,西湖作为惠州的文化名片我又岂有不知道的?

如今,母亲已回河南老家,回家的路上,她在抖音上发了一条短视频,内容是她游览西湖的风光,她的亲朋好友纷纷点赞评论。有人赞西湖风光好,也有说想到西湖看一看,总之,母亲这条抖音非常火,就连我与家里的亲戚朋友电话拜年,他们总是提到母亲逛西湖的场景,羡慕不已。

昨天,我与母亲视频连线,母亲又讲起了惠州西湖,我心中暗下决心:趁着母亲身体安好,我要带着她游遍惠州的山水风光,领略惠州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