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躺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思考:在面对“内卷化”时代焦虑时,我们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积极应对。美国知名引导师艾琳·麦克达尔在她的新书《从倦怠到突破》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一试。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倦怠、摆脱、突破。在艾琳·麦克达尔看来,首先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倦怠”,有哪些症状,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倦怠”。当一个人的精神与身体受困于工作,思想陷入迷茫,不知如何化解的时候,需要做的是结合自己的生活背景,充分了解目前自己面临的状况、所处的时期,比如身体、工作、人际关系等等。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设法突围而出。而当你思考如何用更优的选择给我们的身体补充能量,重新掌握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这就是“突破”,也就是书中核心词“复原力”。
为了把这些理论层面的东西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方略,艾琳·麦克达尔将她30多年为美国及国际大型组织提供咨询服务积累的大量案例运用到本书中,比如在讲到通过幽默实现从倦怠走向突破时提到了玩耍,她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创始人赫布·凯莱赫为例,无论是飞机上非常有趣的安全公告,还是面试时要求应聘者讲述生活中好玩而有趣的事,或是公司员工以“同心人”来代替“同事”称谓,都显示了凯莱赫以玩耍来留住员工和客户,这显然比提高物质待遇、提供打折更充满爱心,也更能防止员工们的倦怠。而玩耍应是工作内容之一,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完成工作之后的事情”的理念,无论是对管理者还是对员工而言,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职业倦怠”列入《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手册,而我们确实无论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时会心不在焉,感受无法共情、精疲力竭。当然,我们并不是刻意选择进入倦怠的状态,但如果真要选择去摆脱这种状态,却又觉得无从下手。而艾琳·麦克达尔告诉我们,行动才是治愈焦虑的解药。卡尔·荣格曾经说过,“思想家难以破解的谜题,通常可以用双手解决”。因此,艾琳·麦克达尔也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通过记录自己的时间,发现自己工作或者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干什么,通过提高效率,减少这部分占比的时间,这是解决倦怠的一个好方法,也是我们马上能够着手做的事情。而随着这种实践的积累,相应的能力得到提升,我们就能够重拾激情,释放潜能,为未来注入无限可能。
(何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