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通人立传 为大时代存照

报告文学集《岭南有西湖》出版

2022年03月04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从西湖到大亚湾,从罗浮山到南昆山,从东江到红海湾……她穿着高跟鞋,脚下装着风火轮,穿梭在惠州的山山水水、阡街陌巷,为这块土地上默默劳作的劳动者树碑立传,描绘他们的心灵画卷。新年伊始,惠州实力派女作家刘明霞报告文学集《岭南有西湖》,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全书30万字,收入报告文学作品20余篇

《岭南有西湖》全书30万字,集中收入作者刘明霞近年来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20余篇。这本报告文学集的作品,是她这20多年来,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写普通人反映大时代,尤其注重反映个体命运的实践。

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述人物故事,反映了多位普通人的奋斗与成长。“一个女人,只要心存信念,勇于担当,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在其中一篇报告文学《田野上的坚守》中,作者把目光瞄向一位农村的留守妇女。这位名叫谢桂连的留守妇女,瘦小的身上却蕴含着大能量,顶起了“半边天”。她一个人种了20亩田,除了拉扯大两个孩子,建起了新房,还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从2个村的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头人,还被选为惠城区人大代表。在刘明霞的笔下,谢桂连朴实的风采,阐释着一个田野女人的美丽人生。

该书下篇主要描绘惠州街巷和文化风情,在《欲替山歌作郑笺》中,作者关注客家山歌的传承发展,惠州的文化在她的笔下记录和流淌着。

擅长从女性角度书写,用多种视角观照现实

刘明霞此前已出版小说集《新娘》,散文集《飞舞的高跟鞋》《临水而居》,报告文学集《可园客厅——在湖畔遇见文艺名家》,长篇报告文学《乌禽嶂下的中国好人》去年获广东省文艺创作“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建党百年广东百部优秀红色文艺作品”。

多年来,刘明霞一向以擅长从女性的角度,用多种艺术来观照和打量现实著称。作为作家、画家、新闻记者、副刊编辑,外加文学杂志编辑多种身份集一身的人,她写报告文学很有优势,既有记者的敏锐,又有作家、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刘明霞的创作自然而然地把惠州作为精神的标记和经验的平台,岭南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写作有一种微妙的关联。她说:“在我看来,文学除了审美的功能,也有记忆的功能,历史学家将自己能够提供的见证作为文献保留下来,那么文学家也有另一种记录的方式。”

关注小人物,形成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新闻记者和文学编辑工作,让刘明霞对惠州这个城市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感受。20多年来,她关注惠州城市文明进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中国海龟湾保护区实录等,她还采写过惠州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如TCL创始人李东生、美食老板烧鹅仔、历经战争风云的边纵女战士、小星山战斗英雄遗孀、惠州籍著名文学艺术家等;也写了众多小人物,如全国劳模点心师、乡村留守妇女、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小镇青年荔枝种植户等,记录某时某地与他们对话及心理“交锋”时的情感变化、情绪起落和思想矛盾。

报告文学作家向来坚守人民立场,报告文学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些年刘明霞所写报告文学比例,更多的是关注小人物的当下,并形成自己的报告文学小群雕像,既是塑像,也是对广东地域文化精神和人格人性的礼赞。

惠州日报记者宫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