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耕播种现场。

码上看无人机播种
春耕备耕开好局,乡村振兴添动力。时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仲恺高新区各地紧抓有利时机,全面掀起春耕生产热潮,为保障全年粮食产量打稳基础。日前,在潼湖部队三分场10号地,沥林镇2022年春耕生产现场会的旱地无人机轮耕播种让人大开眼界——200亩的旱地上空,无人机装载着经过特殊处理的水稻种子,正在开展水稻播种作业。
“到了3月份,雨水增多种不了菜,我们就利用空档期种植水稻。用无人机播种、水管滴灌喷水,亩产可达500公斤。”惠州仲恺高新区众兴水稻专业合作社社长赵勇军说,对菜地采用“菜稻轮耕、间隔耕种”的旱播方式进行种植和管理,一方面保护原有的滴灌管网设施,不影响种菜;另一方面防止土地长草,肥料被草消耗殆尽。
“无人机播种的种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我们根据多年经验总结,按比例添加营养剂,再兑水搅拌均匀,这样长出来的水稻跟一般的水稻没有区别。”该水稻专业合作社社员彭海艳说。
赵勇军介绍,一般种稻都要先育秧再插秧,费时费力。现在采用旱地无人机播种的方式,把水稻种子直接播到稻田里,再用农机覆盖一轮泥土,防止风将种子吹走。“200亩田地,3个小时就可以播种完。”
沥林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黄攀峰介绍,该镇连片的种植地不多,需要科学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和利用土地资源,帮助种植户节约农药化肥成本,保护土地资源和品质。据悉,2022年,沥林镇的粮食生产任务目标播种面积9204亩,其中水稻为2000亩、玉米7204亩。春耕粮食播种面积计划4500亩,其中水稻2000亩、玉米2500亩。
黄攀峰表示,该镇为做好今年春耕工作,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该镇对种粮大户开展意愿走访调研,加大种植补贴,鼓励种粮;深挖潼湖部队土地潜力,预计新增1000亩,确保今年该镇粮食生产稳中有升。此外,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联络指导和举办培训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魏怡兰 通讯员许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