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工业投资总量跃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318.56亿元,增长11.6%,增速居珠三角第一;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8.1亿元,增长83%,增速居全省第一……
今年1~2月惠州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日前出炉,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多项工业经济指标抢眼,显示我市经济正呈现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亮点。
今年是惠州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年,惠州牢牢抓住工业和投资这个“牛鼻子”不放松,继去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后,今年前两个月工业投资总量跃居全省第一,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四成,新型工业强市全面起势,产业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为惠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惠州作为工业强市底气十足。”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近年来惠州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持之以恒抓工业抓投资,为惠州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增势强劲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3%,增速居全省第一
木棉花开春意浓,惠州大地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位于大亚湾区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恒力(惠州)PTA等一批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相隔数十公里外的仲恺高新区,总投资131亿元的德赛矽镨、金籁科技、朗峰智造3个项目相继落户……
今年以来,惠州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1~2月,我市工业投资总量跃居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1.9%,是2012年以来首次突破40%,也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超过房地产开发投资;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2.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8.1亿元,增长83%,增速居全省第一。
一边是工业投资保持高增长势头,一边是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数据显示,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18.56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居珠三角第一。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去年我们企业的产值是12.6亿元,今年预计可达20亿元。”惠州茂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筠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今年,该公司为推动产能提升,将投入8000万元推进自动化升级改造,升级改造6条现有生产线和新投入9条自动化生产线。
事实上,得益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惠州吸引了一大批优质工业项目落户,特别是备受国内头部企业青睐。
前不久,总投资50亿元的金籁科技磁性元器件研发制造项目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该项目落户有望打破外国一体成型电感垄断局面,进一步完善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
“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金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肖义松介绍,今年该企业将建成10万平方米厂房、10条生产线,重点为全球手机头部企业建立专厂专线,年底前投产交付使用,投产后当年可实现20亿元产值。
工业稳,经济才稳;工业进,经济即进。惠州坚持以工业立市,狠抓重点产业工程项目,紧紧抓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在今年我市安排的193项重点建设项目中,产业工程项目共有114项,投资额2794.05亿元,占据半壁江山。
为保障项目顺利高效建设,我市全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难”,新增用地指标近七成用于工业项目;创新项目服务机制,实行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容缺承诺办理,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项目“信用快审”承诺制,项目建设跑出“惠州速度”。
工业投资增长迸发出强劲发展动能。这得益于惠州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惠州坚守工业精神,聚焦做强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朝着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大步前行。
动力充沛
“2+1”现代产业集群跑出“加速度”
走进大亚湾石化区恒力(惠州)PTA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已封顶的建筑物,两套年产250万吨PTA主装置钢结构安装完成60%。
“预计今年6月完成项目建设。”恒力(惠州)PTA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年产500万吨的恒力(惠州)PTA项目是广东产能最大的PTA项目,将填补惠州PTA产品空白,助力惠州乃至广东石化产业链建设更完备,为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惠州正发挥大项目、“链主”企业带动效应,不断做长做精石化产业链,加快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截至2月底,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项目104宗,总投资2502亿元;园区有1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7宗。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拥有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涌现出TCL、德赛、华阳、亿纬锂能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龙头企业,数字经济关联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提速。
在仲恺高新区,华星光电、佰维存储等企业园区毗邻而起,厂区内外运输车辆来来往往,不少厂房大楼正紧张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弥补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核”的短板,进一步提升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我们看好芯片市场的机遇,看好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链布局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惠州佰维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瀚表示,惠州基地是佰维存储目前唯一的生产基地。去年10月投产以来,企业交出优秀成绩单,目前基地二期、三期项目正快马加鞭建设,他们有信心将惠州基地打造成国内标杆。
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迸发出强劲动能。数据显示,1~2月,“2+1”现代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产业共完成投资超百亿元。同时,电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生命健康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惠州坚持大抓工业发展,锚定“2+1”现代产业集群不动摇,坚定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为惠州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后劲十足
“3+7”工业园区建设提质增效
产业园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项目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的主阵地,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龙头项目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一片欣欣向荣:一期宽敞的铜杆线车间在高效运转,工人井然有序作业;二期厂房已封顶,装载设备、原料的车辆在宽阔的园区道路上往来穿梭。
——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光弘科技完成2000万台小米智能手机下线,今年有望生产小米手机4000万台。
——仲恺高新区东江科技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拥有325项专利,其生产的TWS电池获苹果、华为、VIVO、漫步者等国内外一流客户青睐,去年销售产值超2.5亿元,今年预计将翻一番。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双向4车道的化二路(一期)、双向6车道的化三路(一期)已建成通车,多个项目加快建设,剑指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
……
今年以来,7个千亿级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虎力全开”,园区企业产值增长较快。数据显示,1~2月,7个千亿级产业园区514个企业总产值达221亿元,奏响了打造千亿级现代产业园区的“建设曲”。
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开发区、中韩(惠州)产业园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建设蹄疾步稳:仲恺高新区去年GDP首次突破800亿元;大亚湾石化区已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正谋划打造以中韩合作、惠港合作、惠深合作为重点的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加快建设千亿级现代产业新城。
近年来,惠州出台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以打造“3+7”工业园区为抓手,把工业园区建设成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形成制造业创新集聚高地、绿色发展高地和营商服务高地,为惠州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惠州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将用地规模和指标优先布局到“3+7”工业园区,推行全方位服务机制,加速优质项目入园发展,保障项目建设提速。如今,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惠州积蓄了强劲的发展势能,潜在增长率明显提高,形成了向前冲的增长势头。”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指出,惠州坚持聚焦“3+7”工业园区不动摇,坚持集群集约发展不动摇,坚持延链补链强链不动摇,全力打造以大带小、以小育大的产业生态,为高质量发展集聚强大动能。
◎专家点评
林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
惠州成传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
无缝对接“试验台”“缓冲区”
近年来,惠州牢牢把握产业兴市方针,特别是今年提出实施产业竞争力提升工程,相信惠州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最好的对策,就是通过重点建设项目来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事实上,惠州已成为传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实现无缝对接的“试验台”和“缓冲区”,会进一步吸引周边地区和城市的人才、科技、项目资源继续向惠州集聚,为惠州延续良好发展势头添砖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惠州工业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正处于上升势头,这得益于惠州中小微企业的成长,众多小微企业在成长道路上实现华丽转身,升格成为规上企业。惠州规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形成了一个“雁阵结构”,成为惠州建设新型工业强市的最佳阵式。建议惠州进一步加大中小微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发展,按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养和孵化规律,出台更多有利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措施。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谢宝树 冯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