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洞村党群服务中心前飘扬的红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村民盘活山地种植茶叶。
绿树掩映、潺潺流水、花儿灿烂……来到地派镇古洞村,这里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美景画卷徐徐展开。
曾经的古洞村是一个房屋破旧、荒草遍地、几乎没有基础设施的“空心村”。近年来,古洞村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党员“双带”作用,积极引导村民发挥主体作用,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在动力,利用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实现涅槃重生,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昔日脏乱差“空心村”变身洁净美的文明村
沿着蜿蜒的村道,来到古洞村党群服务中心,飘扬的红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服务中心宽敞明亮、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这里集党建服务、便民服务、文体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以前,古洞村党支部组织功能相对薄弱,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班子队伍建设也不是特别强。”古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记祥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选好“领头雁”、建强农村战斗堡垒尤为重要。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古洞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堡垒作用,引导推动村民成为建设家乡的主体,将建强党组织堡垒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从抓好“传帮带”入手,从基础工作入手,逐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发展程序。
去年以来,古洞村通过选优配强班子结构,选出新一届班子。班子战斗力得以增强,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提升,村民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古洞村形成了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新格局。去年,古洞村党支部获评地派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原来的烂泥路,如今变成硬底化巷道,旁边还种植了一些花草,并安排保洁员进行常态化管理。”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竖起大拇指点赞。据了解,过去古洞村很多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多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导致田地丢荒、房屋闲置,成为脏乱差的“空心村”。
如今,在古洞村党员干部齐心努力下,该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有序开展,村里的危房、路边厕所、猪舍已全部拆除,废旧的老房被修缮,坑坑洼洼的村道变成了硬底化道路……昔日脏乱差的古洞村摇身变成文明干净村,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新农村画卷。
大力发展茶产业,拟建茶空间体验馆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古洞村也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
“刚当选村委会主任的时候,我与村干部一起走访和盘点当地优势资源,发现古洞村除了竹子和杉木外,没有一项能够发展高产值的产业。”潘记祥说,由于没有支柱产业,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基本都是老一辈村民。为此,潘记祥和其他村干部希望把产业发展起来,吸引有志青年回乡发展。
古洞村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差大,土壤富含矿物质,适合种植茶树、中草药材等经济作物。于是,潘记祥带领村民外出调研考察,寻找适合古洞村种植且价值高的茶叶品种。经过多次考察和研究,古洞村引进了“鸿雁”茶叶品种,致力发展茶产业。
同时,古洞村依托当地绝佳的自然资源,种植本地野生毛茶,并把毛茶与“鸿雁”茶进行嫁接,培育新的毛茶品种。近年来,在“领头雁”的带领下,村民转变观念盘活山地种植茶叶、创办茶叶合作社,致力于研究毛茶种植,打造响亮的茶叶名牌。
如今,在产业的发展推动下,曾经没落的“空心村”有了人气,吸引越来越多村民回乡发展。接下来,古洞村将坚持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建设茶文化馆、茶空间体验馆以及直播带货等方式,打造地方品牌。同时,参照云南模式、凤凰模式发展茶产业,并致力于推动田园旅游产业发展,以此进一步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