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风雨桥

□罗春彦

2022年04月05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在雪峰山连绵起伏的山脉间,在资江上游辰河的丘陵间,在湘西南的云雾缭绕中,一条条小溪在云雾缭绕的山脚下蜿蜒,小溪上座座风雨桥如展翅飞翔的燕子。

故乡祖屋位于雪峰山下湘黔古道旁,司门前正处宝庆城、新化城、溆浦城等三城的中心地段,均距120华里。上通云南、贵州、四川,下连宝庆、长沙、武汉,“湘黔古道”自古就有“南方丝绸之路”“南方茶马古道”“烟银特道”之称,脚夫、骡马络绎不绝。上云贵川前面便是天险古道土岭界的十里上坡路,风雨桥成为旧时湘黔古道来往商旅驻马歇憩、养精蓄锐的重要驿站。沿途而建的商铺,从绸缎、土纸、戏院、烟馆、印染、茶亭……应有尽有。

祖屋旁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面就有一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风雨桥。青石垒砌三个大石墩,左右岸边各有一个,中间一个船形墩立在溪中,伐木为梁,横架于墩上,跨水而建。桥柱间平铺木板,两旁设有栏杆长凳,供来往者休息。风雨桥融桥、廊、亭、阁、牌坊为一体,层层叠叠,青瓦盖顶,飞檐翘角高低错落,四周檐角外伸,塑有各类异兽,颇为壮观。桥两侧入口建有高大的牌坊,各摆设一对雕刻精致的石狮。桥亭桥顶架梁,顶部梁柱雕刻花纹,桥中部为长廊式走道,结构严密,木板铺设整齐,在风雨桥中段设立亭台相连,凉亭镶刻对联。

风雨桥两岸鲜花常开不断,桃花的绚丽多姿,梨花的清香飘逸,雏菊漫山遍野,冬梅疏密有致,装点着美丽的乡野田间,山果野茶时新不断,草莓野杏,红柿青李,蘑菇绿笋,蕨菜艾草,回报淳朴的人民。

风雨桥下,河面宽阔,水流清浅,河床铺积着厚厚的细沙,脚踩在沙里,一群群小鱼排列整齐,在水里自由地游动,倏地一下,又整齐地一闪而过,脚下的细沙被河水冲击,冲出一个个小坑,脚一点点陷进河沙,痒痒的,冰凉冰凉的,舒服极了。河岸两边的杂草丛中石缝里,多是寸余长一条的小鱼,用箢箕在岸边一铲,举出水面,小鱼小虾扑腾扑腾在夏日的阳光里,银鳞闪亮,偶尔还会有几尾两三寸长的鱼或是小螃蟹。

风雨楼历经百余年,木材腐朽,摇摇欲坠,雪峰山下多座风雨桥被拆掉重建水泥桥。经过商议,大舅佬爷出资建学校,二舅佬爷出资重建风雨桥,石龙桥建成之时,八十五岁的大舅佬爷撰写并亲自书写《石龙桥重建碑记》,请乡里能工巧匠勒石刻碑,立于桥头。遗憾的是,大舅佬爷一直未能回家乡,亲眼看他捐赠新建的学校和撰记重建的风雨桥。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每逢清明节回乡祭祖,我都会在石龙桥前缅怀先人,默默地读一遍大舅佬爷写的碑记,并和孩子们讲述大舅佬爷英勇抗日的故事。我希望大舅佬爷英勇抗日的故事和风雨桥一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让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