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海 华

2022年06月04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下午,几位老人一到齐,老齐就抱怨,老董,今天咋选这么远的鱼塘钓鱼?我坐儿子打的车,出县城后跑了好长一段公路,又走了一小段泥土路,折腾了半个多小时。

这里离县城是远些,但环境清静,是垂钓的好去处,上个月一位老友带我来过一次。老董笑了笑说。老岑点了点头。老辛紧接着说,既然来了,就别磨叽了,4点多啦,开始吧。于是,几位老人各自选好位置,陆续扬竿下钓了……

转眼两个小时过去,鱼塘西面的山峦尽染余晖,老人们开始收竿了。看来今天运气不错,每个人的鱼篓都沉甸甸的。因各人在县城住得较分散,不会微信打车的老辛坐老岑打的车走了。老董打的车到后,问没学会微信的老齐,一起走吧,到了县城让司机绕一下。

一向较要面子的老齐心里嘀咕,我可不像老辛,总爱蹭别人打的车。嘴里嘟哝道,不用,你走你的,时间还早,用不了几分钟,我就可走完这小段泥土路了,到了公路边,让儿子打车。老董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这老齐真是,固执得有点怪。

老齐的儿子是县疾控中心主任,平日较忙,眼下防疫,又是打疫苗,又是做核酸检测,更是“报纸做衣穿,满身是字(事)”。这会儿,瞅着老董他们都走了,老齐打起精神,仅几分钟就走到了公路边,他赶紧给儿子打电话,可是按了几次儿子的手机号码,都是“你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老齐心想,儿子还忙着哩。

有点心急的老齐又拨打儿媳妇的手机,好不容易通了,却没接。老齐心里估摸着,儿媳妇在家附近开了间小卖店,如今是下班时间,正是小店比较忙的时候,便等儿子和儿媳妇回电话。没承想,十多分钟过去了,没有消息。

老齐心里叹道,像这样在外面叫儿子或儿媳妇帮打车,一等再等是常事。有一天早上,他去县城北郊与几位老人打太极,完事后叫儿子帮打车,等了半个多小时。他想,现如今啥都用微信,去哪还要扫这码那码,觍着脸求人帮忙。儿子和儿媳妇多次劝他学用微信,他似乎对学微信有一种莫名的惶恐心理和畏难情绪,担心一把年纪了,生怕学不会出丑。嘴里总是说,为什么非要学那玩意,太麻烦了,好些老人不都没学会吗?让你们帮一下就这么难?再说,我兜里有钱,去哪不好使?不久前的一天午饭后,他去小卖店走走。儿媳妇想方便一下,叫他看一下档口,这时,来了一位少妇买了一箱安慕希,说是微信付款,问清价钱,按了一下手机,便拎着饮料匆匆离去。碰巧儿媳妇出来见了,问那女的付钱没?他说用微信付了。儿媳妇一愣:“咋没听见微信付款58元?”定是没按密码,唉!白送人家一箱饮料啰。他悄声道,不就50多元吗?儿媳妇脸一阴,说得轻巧,你知道如今生意有多难做吗?让你学用微信,老是怕这怕那,嫌七嫌八。他听了一脸的尴尬。

又过了10多分钟,夜幕悄悄地降临了。老齐拉回了思绪,又把儿子和儿媳妇的手机按了两三遍,还是泥牛入海。这时,陆续有小车往县城方向驶去,老齐突然有了主意,便从公路边跨出一步,扬手朝路过的小车不停地嚷嚷:“司机同志,请停一下……”,然而,连试了好几次,嗓音喊嘶哑了,均无人理睬。

不一会儿,一阵“突突突”的声响夹带着一束刺眼的强光,飞驰而来……是摩托车。老齐还想碰碰运气,便上前伸出两手,又使劲地喊道:“请停一下,请停一下!”岂料,那辆摩托车瞬间与老齐擦肩而过,还抛下一句狠话,活腻啦,快滚开!

此刻,四周夜色如墨。大山里,荒野外,不时传来有些瘆人的不知名的鸟叫声……身心疲惫的老齐心中有些发毛了,他不禁又抱怨老董选这么个鬼地方,抱怨儿子和儿媳妇这么长时间没回电话,也对自己不听儿子和儿媳妇的劝告,没学会微信有些后悔了。他又想,刚才如果坐老董打的车回去,就不至于落到而今这般田地,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想到这,悔恨、无助、孤独和恐惧感一齐袭上心头……他在心里又一次骂道,这该死的微信!

又过了好一阵,终于,老齐的儿子回电话了,老齐立马带着哭腔,赶紧说了自己所在的位置……

没过多久,老齐的儿子开车赶到了,他借着车灯的光,看着有些狼狈不堪的父亲,心一酸,很想跟父亲说声对不起。但他更想说,学微信没啥好担心的,也不难学,该下决心了。不然,真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