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深耕实体经济

□黄忠平

2022年06月14日惠州日报理论
字号:T|T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要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为主抓手,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落到惠州,就是要锚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不动摇,持续推进“3+7”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坚定不移深耕实体经济,推动惠州综合实力实现大跃升。

引导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空间聚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突出集群发展。惠州以制造业立市强市,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居首,电子信息产业形成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主导产业,行业规模居全省第三。要聚焦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释放战略腹地潜能,利用好“3+7”产业园平台,发挥大型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同业集聚、异业配套”的原则,引导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空间聚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发展企业梯队结构合理、产业链条健全、资源要素配置高效、分工协作紧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

突出基础提升。制造业不能总停在加工、装配、生产环节,一定要往上游走。惠州液晶面板产业近年实现崛起,基本解决“没面子”问题,但重点行业“缺芯少核”问题依然突出。要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和设备、基础工业软件“五基”能力建设为主攻方向,加快完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生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大力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突出科技支撑。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要建好用好两大科学装置、东江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引导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中广核等在惠设立高水平研究机构,链接高端创新资源、催生更多原创成果。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组织实施重点领域重大研发计划和重点专项,通过支持关键技术产品供需对接和应用推广,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持续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协作攻关,着力补强核心技术、关键产品、重大装备等短板,推动惠州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势在新的高度立起来强起来。

推动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突出两化融合。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正推动制造业企业形态、生产方式、业务模式和就业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要强化数字经济引领,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普及,培育“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协同创新模式,支持企业集群式“上云用数赋智”,推动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发展“无人工厂”“黑灯工厂”,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

突出绿色转型。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时期。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协同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全面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依托重大石化项目率先推动碳捕集技术应用,加快绿色制造体系、绿色低碳园区、绿色低碳工厂建设。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低碳技术,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推进产业绿色重构,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