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弹西子多情曲 妙写鹅城五彩诗

2022年06月27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王蔚女士是惠州诗坛“西子七姐妹”之一,她的作品入选多种诗词集。细细品读,便对她的诗词作品产生了一个整体印象,现对其诗词的艺术特色作以下几点简要归述。

景语伴物语而出,情语亦随景语而生

其一,对于格律的研究,诗人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从王蔚的创作文本中看得出来,诗人在格律的研究上显然下了一番工夫。我细细地对照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和常用词谱(格)的基本范式,王蔚的诗词作品整体上是合辙的,这也体现了她严谨的创作精神和对规则的遵从。

其二,遣词造句、立意谋篇颇有独见。古韵唐律流传至今,之所以长盛不衰,真实的端由便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魅力和篇章结构上独具一格的合理性,以及偶有佳句顿生辉的怡情。王蔚在其诗词创作过程中是做过一番尝试的。在遣词造句上,避俗避冷、明白晓畅,这也是每位创作者追求的目标。景语伴物语而出,而情语亦随景语而生。写荔枝的芳香,她联想到的却是庭前霁月之光,也许是厌倦了城里的矫揉造作之气,于是便有了“褪去阿侬城里气,嫁为村妇又何妨”(《荔园感吟》)的感想与新意。而面对“寒蝉”“落桐”“残叶”“空枝”,她在《秋思》里便有了“独怜秋菊篱边翠,一并邀梅艳到冬”的奇想。即便是在时值小寒的梦境里,她亦“曲径寻香”,让“江梅”与“孤蝶”互动灵犀,于是便有了“试问江梅迟到否,蕊间一蝶探头瞧”(《小寒梦梅》)”。

蕴含张力的语言逐渐鲜活

其三,有画面感,无虚言套语,语言鲜活。我们在欣赏古诗词的时候,往往会被那些极具画面感的佳句所吸引,而欲罢不能。究其原因:越是具有画面感的诗词,越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使人身临其境。

你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一“惊”一“引”,一“寻”一“没”,一幅将军冒雪夜射的动人画卷跃然纸上。由此可见,对古诗词画面感(意境)的塑造,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意象的适时运用;第二,色彩的恰当运用;第三,动词及形容词的交替运用。通读王蔚的作品,对画面感的塑造是有铺垫和准备的。请看,“谁将神笔点金图,化作岭东南海都。一水藏龙盘拱坝,两山卧虎踞灵湖”。“点”“藏”“盘”“卧”“踞”等动词的活用,较为自然地描绘出了《白盆珠》形神兼备的具象。

此外,王蔚诗词在遣词造句上的真诚与鲜活也是值得一提的。比如说,“枝头梅赏人”(《梁化赏梅感怀》)、“层林挽月牵红日”(《白盆珠》)、“揉成小字叠成词”(《一剪梅》)等等不一而足。其独思独悟之句,亦使其诗词的语言表现方式渐次丰满,其蕴含张力的语言也逐渐鲜活起来。

读罢王蔚的诗词节选,一股浓烈的清香扑面而来。有时,它似檀香般典雅古朴;有时,它似梅花般芳雅别致;有时,它更似丹菊的浓郁芬纯;股股皆独,缕缕尽芬,令人身心怡然。

(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