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赋能传统制造

《数字上的中国》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生活与消费等核心领域,呈现数字经济发展脉络

2022年07月10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近20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的快速发展,现代数字技术已经深度介入各种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和版图。由知名经济学家黄奇帆、陈春花、吴声、何帆、管清友等所著,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数字上的中国》一书,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治理等三个维度,精彩呈现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脉络,解读中国企业成长路径,探讨数字经济新发展。

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

《数字上的中国》对中国的数字经济进行了深度分析和阐释。以数字经济为出发点,探讨了产业数字化、数字生活催生的消费图景、数智融合打造健康中国、“新基建”助推数字革命与都市圈一体化、推动智慧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能源产业的数字化孵化新格局、确保数据安全和数字执法主导权等话题。作者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而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倍增效应不断凸显。数据的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的价值,为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样的新发展形势下,要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澎湃动力。

着眼于数字经济应该为民生福祉服务,《数字上的中国》指出,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要切实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要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加快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服务。充分运用新型数字技术,强化民生领域供需对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协同优化城乡公共服务,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服务生活圈,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整合。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满足多样化需求

顾名思义,“产业互联网”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形成的互联网生态和形态。《数字上的中国》非常看重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认为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力量。产业互联网能够最大限度将分散在微观组织和个体中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共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本书由此建议:必须提高产业链上的企业的效率,形成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融资成本,产生“1+1>”2的效果。要通过金融科技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通过智能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等,使得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等各得其所、各有效益,形成多方共赢模式。

《数字上的中国》还提供了数字化赋能传统制造和传统产业的四个步骤:第一是数字化,实现“万物发声”,为构建产业数字空间提供源头数据;第二是网络化,实现“万物万联”;第三是智能化,实现“人机互动”;第四是智慧化,实现“智慧网联”。如此多管齐下,产业互联网建设才能把握重点、精准发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助推数字中国建设。(张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