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塑造新时代军人文学形象

2022年07月31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如何更好地展示现代军人的艺术形象,写出经得起历史考验且又具有时代特色的军人形象的文学作品,更好反映当代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是新时期和平环境下军事题材文学面临的挑战。惠州作家吴振尧系军人出身,对军人满怀崇敬之情,通过手中的笔,创作出多部描绘不同时期不同军人形象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众多丰满的现役和退役军人的光辉形象。

创作题材并不限于军营,也在军营外的广阔天地

吴振尧曾在部队担任过新闻组长,书写和宣传了大量的军人先进人物,转业后又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他不仅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的经济建设项目,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不遗余力地帮贫扶贫。

作为一名作家,吴振尧一直坚持讴歌新时代的军人形象,创作了《桂花飘飘》《我的战友我的歌》《烽烟绝恋》《沃土》《南风薰》《归来》等十多部以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为素材的文学作品。在他已经发表和出版的小说、报告文学、长诗等约800万字的作品中,就有约600万字书写和歌颂当代现役军人和退役后军人的光辉形象和先进事迹。吴振尧成功塑造了吴建设、张海生、吴大兴、赵军等一批脱下军装,投身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优秀退役军人形象。

长篇小说《萍水相逢》成功塑造了退役军人张易海执行卧底任务,深入黑社会团伙内部,最终彻底打掉了危害社会的贩毒制毒团伙的新公安形象;作品《南风薰》描绘了转业干部吴建设致富后不忘回报乡梓,投入巨资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振兴农村的感人事迹。该书还获得了惠州市“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全国新时期农村题材长篇小说奖。

作家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讴歌时代。吴振尧还用纪实和报告文学的形式反映了战斗英雄周元生、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陈桥顿、惠州好人谭建文、创业先锋典型周后运等一批不忘初心,保持军人本色,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敢于挑战,敢于拼搏,为新时代作出贡献的退役军人形象。

在军事题材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如何创作出好的军旅文学作品,它的创作题材和价值并不完全在军营,也在军营以外的广阔天地。吴振尧认为,作为一个有人文情怀的作家,应当用自己的灵魂吸收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血液中,再化作自己的艺术心智,付诸笔端,努力写出真正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有分量的作品。

军旅文学承载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

一部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时代穿透力,最终决定了作品的高度。吴振尧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写出了军旅文学需要的那种阳刚气、英雄气、虎胆气。而军旅文学所承载着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时代背景下人们心中的精神需要。长篇小说《南风薰》的主人公吴建设在战场上荣立一等功,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又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建设。但吴振尧并没有把他塑造成高大全式的英雄,他有激情的时候,也有失落的日子,有爱有恨,有胆有识,而有信仰才让他无所畏惧和执着奉献,成就了一个真实立体的英雄式军人文学形象。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有担当和选择,而这种选择又赋予人性新的光辉,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吴振尧的文学观,就是创作出真实感人、接地气的,具有文学生命、充满时代感的新时期军人文学形象。

不少作家的作品跟作家本身的经历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吴振尧有着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活,又有退役后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奋斗经历,这些不断化作激情飞扬、正气浩然的昂扬文字。怀着对部队和新时代英模的敬仰,他坚持一年年地写,一部一部地发表,努力塑造新时代的军人文学新形象,营造自己心中的英雄梦。

惠州日报记者宫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