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我曾拜访著名作家魏巍

□吴振尧

2022年08月06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转眼40多年了。

1981年冬天,南粤大地依然青草葱茏,鲜花盛开。我因公从粤东潮汕平原到羊城后转飞机赴京公干,到京城时已是午夜。我找到解放军报社招待所住下,因为我是南方人,不知如何使用暖气,一夜难眠。寒夜风雪交加,我第一次体验到了粤东与北方冬天的热和冷。第二天早餐后,相识不久的《解放军报》肖编辑告诉我,他要去拜访著名作家魏巍,安排我上午在招待所休息。我听到他要去采访魏巍,灵机一动,马上试探地问他能否带我一起去,我仰慕魏巍已久。肖编辑迟疑了一下,估计他可能没有想到我这个愣头小伙会有此念头。见肖编辑有点迟疑,我就说在部队天天看《解放军报》连载的长篇小说《东方》,天天收听中央广播电台播出的《东方》节目,希望他给我拜见魏巍老师的一次良机。接着,我还随口朗诵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段。肖编辑见我如此真诚,同意了我的请求,并嘱咐了几点注意事项。这样,我作为肖编辑的随员,一同拜访了魏巍。这是一次让我终生难忘,且又是一次十分荣耀的拜访。

魏巍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一个身材魁梧,性格豪爽的汉子,他有着典型的北方人的大块头和红脸膛,说话的声音也铿锵洪亮。他是我们在部队里常见的那种——比较高级的指挥员形象,只是度数很深的近视眼镜和那待人兼容的文雅作风,让人相信他是个作家。

魏巍老师1920年3月6日出生在河南郑州。19岁的他在西安的《国风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黄河行》,从此开启了他的诗歌创作旅程。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而立之年的魏巍写下一些类似在晋察冀边区写的抗战街头诗那样的短章,这些鼓励性极大的短诗,发表于1950年12月3日《人民日报》,是写给全国青年人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这组诗发表后20天,魏巍就到了朝鲜前线。赴朝前,魏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学校教育科副科长。汉江前线的日日夜夜,战斗激烈而又艰苦,魏巍看到战士们一个个嘴唇干裂、眼睛熬红,有的耳朵震聋。他们一口炒面一口白雪,坚持战斗。一个想了很久的问题反复跳动在他的脑海里: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拜访魏巍老师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他刚从朝鲜前线回到祖国首都北京,便被任命为《解放军文艺》的副主编。他匆匆报到后,跟主要领导请了几天创作假,就躲在一间小平房里,点灯熬夜地完成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作品。时任《解放军文艺》主编宋之的看了魏巍给他的稿子,非常激动和赞赏,立刻将《谁是最可爱的人》转给了《人民日报》,并发表于1951年4月11日头版,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这篇作品传遍了整个朝鲜战场,战士们的心沸腾了,战斗激情更高了。

魏巍老师还给我们谈起了创作长篇小说《东方》的经历。他说,与抗美援朝伟大战争相适应的应该是一部鸿篇巨制,仅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远远不够,便有了写一部长篇的念头。1953年的春天,他第二次赴朝鲜时就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到战地生活了9个多月,回国后又到国营长辛店七二机车车辆厂深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代理车间党支部副书记。此时,魏巍仍未急着下笔写他的《东方》,他认为要写出一部好的长篇,必须深入研究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必须拓宽生活领域。这样,1953年秋冬,他又偕夫人刘秋华重返无比亲切的冀中大地。魏巍告诉我们,为了方便跑这村那村,他还带回来一辆破自行车。他原本就与这里的乡亲们熟悉,这次回来,就混得更亲热了。村里的青年人都称他“喂喂”。魏巍听了很自若、坦然,常常会笑一笑。1958年,魏巍老师第三次入朝采访志愿军回国的情形,写出了《依然惜别的深情》这篇情感激昂、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这一切,都是为了写长篇小说《东方》所做的铺垫和准备。

据了解,1959年2月初,魏巍老师就到河北邢台驻军驻地,正式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东方》,此间又多次搁笔受命完成其他写作任务,直至1965年夏才完成《东方》约40万字的创作,又于1973年开始第三次续写。1978年9月,75万字的三卷本长篇小说《东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家书柜里珍藏的《东方》上中下三册,是1978年12月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内部发行)。魏巍老师不辞劳苦,长期坚持为人民创作精品,完成了继《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宏大续篇。这部作品出版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于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东方》所描写的是抗美援朝和军旅生活,在观察与表现生活的视界和范式方面,对于20世纪50年代军旅文学而言,已经是一种延伸、突进。对于此后到来的新时代军旅文学而言,则是一次探路者的先行和新追求的开启。魏巍是经历了战争和军旅生活的作家,他于抗战烽火初燃时投身军旅,一手拿枪,一手执笔,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也在各个时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文学足迹。

我们的拜访时间安排非常短暂,只有短短的3个多小时,但留给我们的怀念是永久的、真诚的。魏巍在他有生之年,没有停止过深入生活和求新的创作。1988年,他写长征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他77岁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火凤凰》。

魏巍老师1999年出版了1O卷本的《魏巍文集》。文集收录有臧克家为他口占的四句诗:“军旅文苑半生过,魏乎辉煌人与文。风风雨雨见清标,堂堂十卷见精神。”还有贺敬之、李瑛等名家给他的题诗。

魏巍老师于2008年8月24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几十年过去了,这次特别的拜访,至今让我感动、激动。让我们永远缅怀一位正直、真诚、热情、和蔼、可亲的长者。这位文学大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