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多祝镇绵绵荡荡的深山里,有个名叫松坑石溪的美丽山村。进入村子的路沿着石溪而修,故村子以石溪命名。
村子里有个山庄,名为闲星山庄。主人乐在深山筑小巢,修身养性远尘嚣。他筑的小巢是三栋独栋小楼,隐在山林之中,在这里,晚听溪而眠,晨起伴鸟鸣,风来林声入耳,雨落潺潺如泉。主人爱桃,便打造了一片500多亩的桃林。桃发其时浩繁红似火,源流此境清澈绿如蓝,桃林绕着山庄,山庄依着桃林,主人取名桃之源。
印象中,老家院子里有株桃树,春天满树桃花,一阵风吹来,院子铺上粉色花瓣,芬芳扑鼻,也难怪古人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言女子的美丽如桃花盛开般明媚艳丽。此景此句,吟来让人沉醉。少年时代的我极爱这诗意浪漫的春天。夏天桃儿熟了,裂出一条小缝,一口下去甜而脆。秋天来了,树干布满桃胶,摘来做菜,柔韧清脆。冬去春来,这株桃树陪伴我整个少年时代,寄托了我豆蔻年华里许多美丽的期盼。
也许是听到了大山的呼唤,一路青山如黛,溪水淙淙,驶进了大山深处桃之源。桃之源门牌宽大醒目,周边是一片桃林,驶进桃林,沿路溪水缓缓流淌,转角处有木楼一栋,青山掩映,翠竹茂密,楼前一池碧水,水周桃树环绕,放眼望去,仿佛世外仙楼。再往前,便是闲星山庄。山庄背倚南山,前有溪塘。身处此地,满目青色,呼吸着无污染的新鲜空气,喝着冷冽的山泉水,吃着山里的果蔬,在纯净的自然下,人也变得自然,不难怪主人痴恋这林泉。山庄主人说:“在喧嚣的城市待久了,会让人寝食难安,而这里会让你找到自己。”或许这就是道法自然。主人种的是连平鹰嘴桃,桃因果顶似鹰嘴而得名。其果柄凹陷,果皮色泽鲜亮,呈淡青色;肉质爽脆、味甜如蜜。这样的山水润泽的桃,味道更是特别。我们用溪水洗洗,一口咬下去果肉爽脆,桃汁拌着溪水,甘甜香醇,吃完嘴角留香。
桃自来与人亲近,你看那树枝高度刚刚好,我们都能与之亲密接触。正是三伏天气,烈阳灼热,我们抑制不住桃林的诱惑,一头钻了进去。桃叶繁密,带来片片阴凉,桃儿挂在树枝,有两个相伴的,或是上下俯仰,或是左右并肩,有一个枝头独秀的,姿态万千。青翠的桃儿都带一片绯红,那晕开的红,就像水墨画里的色彩,那迷人的鹰嘴,线条优美,像艺术品,个个都是独一无二。我们在桃林穿梭,却不忍心摘下一个桃儿。我忆起大学校园的桃李园,桃李园里有孔子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孔子为万世师表,桃李满天下。春天粉花瓣纷飞于路,师生共赏桃花雨,夏天桃李挂枝丫,累累硕果藏于绿叶之中,洋溢着甜香。我常常徜徉在园中,青年时代在桃李园里,酝酿了多少有关青春、奉献、热情的梦想,稚嫩的肩膀接过了薪火相传的希冀。眼前这硕果累累的桃林,让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这桃儿不负山水,不负阳光,不负耕耘,热烈地生长,尽情地绽放,扎实地结果。山里人最爱这丰收的喜悦,他们甘愿守着这片土地,细心伺候,辛勤耕耘。主人说他有好几个工人,这些工人都是本村人,这样村里人就能留下,守着这方土地,也能过上好日子。
从桃林归来,工人们已经将一早宰好的土猪处理好。厨师精心翻炒,让人食欲大增。青菜喝着山溪水长大,嫩绿实心,从叶到茎都透着健康,柴火铁锅,用猪油大火炒过入盘,清亮透绿,自然喷香。厨师是本村人,他说:“这都是农家菜,农家炒法,原始自然,不比大城市的大厨各种讲究。”而我们爱的就是这股原始自然的味道,那是大自然的味道,是我们缺失了很久的味道。米饭也是当地种植的谷子,没有经过深加工,入口清香扑鼻。这顿午饭吃了满满两大碗米饭,就着入口即化、软糯爽口的红烧肉,实心脆嫩的青菜,真是人间美味。一顿饭下来,身心很是满足,仿佛把自然的清新都收入了腹中。
傍晚时分,驱车回去,依依不舍。再次经过那片桃林,一眼望去,郁郁葱葱,枝头的桃儿依稀可见,那些可爱的桃儿就像粉色的人儿,我突然领会了崔护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妙处,用在桃儿身上,依然贴切自然。我想桃林的春天定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桃花宛若朝霞,与溪水相互辉映,耳畔蜜蜂嗡嗡,空气中清香阵阵,美到令人陶醉。
这满目的桃林,不但是绝美的风景,更是乡村的希望。路上突然细细密密地下起了小雨,雨滴在车窗上,模糊了桃林。穿梭在乡间小道上,我看到大山深处还有好几个项目正在热火朝天进行着,山村的生活必定会更美好。春天,让我们相约大山深处这个小山村,相约漫步桃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