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说写作《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让他整个人被掏空了,我因此一直在《百年孤独》面前退缩。直到自己已步入人生之孤独时光,终于打开它。
几个月时间,被翻来覆去的布恩迪亚家族那些相似得难以理清的名字折腾得晕头转向,却又不敢对那紧凑得让人窒息的纷乱故事有半点怠慢。还好,总算读完,并且,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和环环相扣精彩绝伦的叙事,像滔滔江水撞击我的内心,读罢之后不由地激起心底最深处的感怀。
家族中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奥雷里亚诺上校晚年制作好小金鱼又把它们都融掉重新做;终日为自己缝制寿衣的阿马兰妲……每人都处在过去、现在与将来的重复之中,各自的行为又互成对照,互成循环。
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无法分享的孤独,而每一个都是孤独的个体,时间在重复,哪怕历经百年,孤独仍像是打了印记的魔咒,深深植入每个人的骨髓,从出生到死亡,无数怪圈的重复循环,构成了象征框架中的现代神话。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自己的百年孤独。第一个“孤独”是森林中那条西班牙大船的存在空间:“整艘船仿佛占据着一个独特的空间,属于孤独和遗忘的空间,远离时光的侵蚀,避开飞鸟的骚扰。”“沉默寡言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对家中重新焕发的活力视若无睹,约略懂得幸福晚年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晚年的丽贝卡曾收到奥雷里亚诺回家的邀请,却断然拒绝。奥雷里亚诺一生都重复着孤独,年轻的他谈恋爱,成年的他重复等待着妻子的长大,丧妻的他重复策动战争,年老的他重复做着小金鱼,他的孤独气质无人能及……他们没有因为孤独而失落,更不认为自己的孤独是悲惨,而是把孤独当作恩泽。孤独让他们如此安静。一个个先后死去,死的时候无一不内心安宁、恬静。正是孤独让他们安静,让他们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究竟为何来到这个世界,在世界的终点与等待自己的宿命终结之前应该完成什么。
孤独,让他们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活出最绚烂的一刻,永远不死。他们都最终在孤独里找到了依靠,他们的灵魂在此刻得到了永久的安宁。孤独,焕发出人性瑰丽的色彩。是的,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孤独让我知道自己是谁,来这里做什么,将要往哪儿去。明白了这些,就越能感觉能拥有孤独的幸福。
(施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