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去过的大学

□谢锐勤

2022年08月28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录何初本诗《西湖秋色》(释文:西湖秋色悦人闲,画舫穿波笑语喧。银桂飘香游客醉,岸边灯火映蓝天。)    曾克勤作

录何初本诗《西湖秋色》(释文:西湖秋色悦人闲,画舫穿波笑语喧。银桂飘香游客醉,岸边灯火映蓝天。) 曾克勤作

入学季快到了,21年前搭夜班车从粤东老家到广州上大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来华南农业大学之前,从未去过象牙塔,来之后初感不满,不断寻找出路,对大学游历始终保持特别的热情。

那些年走过很多大学。就地理而言,既去过南方的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去过北方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去过中部的武汉大学、三峡大学;既去过东部的浙江大学,也去过大西北的新疆大学,还去过大西南的云南大学。一个地方一种生活,或繁华、或安静,更清楚自己喜欢哪种地理与风情。

就历史而言,既去过拥有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湖南大学,也去过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大学,还去过传承西南联合大学光荣传统的云南师范大学。一所大学一种品质,或厚重,或开放,更明白自己青睐哪种历史与人文。就类型而言,既去过以外语为专长的四川外国语大学,也去过以电子为特色的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既去过以艺术为骄傲的中国美术学院,也去过以航天航空为品牌的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不同大学不同专长,或情怀、或技术,更了解自己热爱哪种专业与学统。

那些年马不停蹄,百看不厌,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约有30所大学。那时带着朝圣之心逛校园,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度探访,如湖南大学到过2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去了2个校区,河海大学住了5天,一心一意感悟不同大学的气质。流连岳麓书院深处,斜阳下踱步朗读的女生貌似从千年前走来,衣袂飘飘,风姿绰约。驻足西南联合大学旧址,闻一多先生仿佛还在进行最后一次讲演,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游览苏州大学老校门,“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异常醒目,视野开阔,追求卓越。

“我的眼光满足于所见事物/我学会了看/世界变美了。”去过那么多大学,不是为了临渊羡鱼,而是为了心态平和地退而结网,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生活。“你必须守住自己偏远的中心/天摇地晃也不要迁移。”也正是在不同大学的比较中,在日复一日的读书与思考中,决定考研后选择学校时,轻而易举找到方向——西南政法大学。

相比京沪的名校,西南政法大学地点偏僻、非综合性、批判性强、远离市中心。然而,重庆的偏远刚好可安静地潜心学问,专业的师资正可享受顶流教学,别人眼中的“缺点”在我看来都是优点。目标明确,准备充分,研究生录取后,因工作不能保留学籍不得已放弃,三年后再考硕士,之后又考博士,一往情深。当来到西南政法大学上学后,无论沙坪坝校区,还是渝北校区,都如当年所愿,与学校气质相吻合。其他考研同学还在优秀与卓绝的大学中徘徊时,我已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且考中。

的确,人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只要你年复一年原地不动/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一个世界开始围绕你旋转。”庆幸自己那些年找到适合的大学,也在大学里活出想要的状态,原来特别的热情是在寻找性格的契合,追求心灵的抚慰。大学如此,生活不亦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