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卸原油现场。
“中海油马鞭洲库区调度,我方卸油流程已检查完毕,具备卸油条件,请您确认入库指令。”惠州市大亚湾华德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德石化”)马鞭洲首站调度通过调度电话向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石化”)马鞭洲调度询问道。“收到,华德马鞭洲调度,我方库区已经准备妥当,你们可以通知船方开卸。”惠州石化马鞭洲调度发出了确认收油的信号。
船方在得到可以卸货的指令后,停靠在华德石化马鞭洲码头1#泊位的“北海名望”油轮,于8月27日17时开始正常卸油,这标志着华德石化与惠州石化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对码头进行技术改造提升泊位作业能力
据了解,华德石化马鞭洲码头与惠州石化马鞭洲库区共用一个岛屿和一个25万吨级航道,存在良好的合作前景。伴随着中海油惠州石化2期项目的投产,其附属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长时间保持满负荷运转,遇到恶劣天气时容易出现油轮堵库问题。面对惠州石化遇到的困难,作为当地兄弟企业的华德石化积极提供应对策略。今年夏季,华德石化对其15万吨级燃料油码头进行管线技术改造,提升泊位作业能力,满足了帮助惠州石化接卸原油的工艺条件。
进入8月中旬以来,随着台风“木兰”和“马鞍”接连影响华南海域,恶劣天气导致惠州石化油轮堵库问题日益加重。面对这一问题,两家企业积极协调,克服疫情防控和台风后复工复产等多个困难,终于在8月26日敲定使用华德石化马鞭洲码头1#泊位接卸“北海名望”油轮,逐步缓解惠州石化油轮堵库情况。
华德石化通过技术改造,积极为惠州石化等兄弟企业提供生产资源,解决了油轮集中到港和原油资源入库等难题,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码头的作业能力,为企业创造租赁收益。
两家企业取得码头业务合作第三阶段成果
原油互供、巧租码头……作为兄弟企业,这几年华德石化与惠州石化的码头业务合作愈加密切。2019年9月14日,受沙特油田遭无人机袭击事件影响,广州石化购买的26万吨沙特原油推迟10余天到港,直接导致10月上旬的原油资源衔接遇到困难。为此,华德石化与惠州石化克服重重困难,于当年10月13日成功完成原油互供,解决了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的生产应急;2021年10月19日,华德石化开展2#泊位的对外租借业务,缓解了惠州石化码头的压力,满足其高硫油的加工需求。截至2022年年中,共完成4单业务,累计接卸量近60万吨。
本次1#泊位外租业务,是华德石化与惠州石化码头业务开展合作以来的第三阶段成果,为双方互帮互助保生产、降低成本增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大亚湾石化区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良好示范。
历经近20年开发建设,大亚湾石化区坚持以大炼油、大乙烯项目为龙头,推动石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项目104宗,总投资2502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90%,“头部现象”显著。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产值1236.8亿元,增长49.5%。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何望 陈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