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来盼丰年

□单国伟

2022年09月04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处暑

处暑

不经意间,又逢处暑时节。

处暑,即“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为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替时节。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暑气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因而,宋代诗人苏泂在《长江二首·其一》中有:“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的诗句。

今年三月,正值春播的黄金时节,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干旱少雨的天气,急煞了农民兄弟,也让我这个身处岭南惠州的游子心生不安。

惊蛰已过,种子还未下地,我心生急切,再次打电话给农村的母亲,母亲长吁短叹,满脸的无奈:“老天爷不开眼,种子下不了地,能有啥办法呢?”哥哥是一名村干部,说镇上正在引进农田灌溉新技术,只等资金到位,马上就可以开播种地。此时此刻,对于每一个靠土地为生的农民而言,“春雨贵如油”的比喻,再形象不过。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我在想,老天爷何时才能降雨?种子何日才能下地呢?

大概一周后,我再打电话时,母亲兴奋地说:“种上啦!种上啦!”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细问哥哥,哥哥满意地答道:“这些年的干旱天气,让我们农民吃了不少苦头。党和政府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为我们及时引进了地膜滴灌技术。这样一来,我们再也不受干旱天气的祸害啦!”

入夏以来,南方地区出现了较为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江、浙、沪、渝等地接连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作为我的第二故乡惠州,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同样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在炎热的城市,人在阳光下走一圈,如同蒸了一场桑拿,甚至有如身处烈焰之中,让人不免想起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遭受神火冶炼的情景。即使到了晚上,如果没有空调的加持,必定汗流浃背,燥热不安,彻夜难眠。在干旱的农村,多个水库干涸,河塘干枯,群众出现饮水难问题,水果、蔬菜和庄稼因干旱而大面积减产。

记得三伏天前后,当我下班后躲在空调房里,享受家的清凉时,一位家在龙门永汉镇的朋友,在朋友圈接连发了几组炎炎烈日下,河水干涸、稻田干裂、每天到水库拉水吃的图片。看后,不免让人阵阵心酸。

过了几天,我看到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政府实施人工降雨,补贴村民打井和购买抽水机,我们终于可以插秧啦!瞧着他在烈日下开着心爱的“铁牛”在水里耙田,看着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秧苗染绿了大地,我的心里,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昨天,他又发了一条朋友圈,在一片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稻田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同时配发了这样一段文字:“18天啦,看着你长势喜人,心里特别欣慰。苦中有乐,充满期待,盼望75天后的大丰收!”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中诗曰:“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从这一天起,盛夏渐行渐远,秋意愈来愈浓,各种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抢抓农时,加紧采摘,施肥除草,防风防虫,加强田间管理,呵护禾苗生长。这一时期,由于昼夜温差大,作物吸收养分多,庄稼成熟快。

农谚道:“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看来,处暑过后,“五谷丰登”的愿景,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