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

□彭芝楷

2022年09月10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编者按: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片丹心绘未来。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教师节,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长期坚守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用爱心和汗水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指引人生方向。本期我们推出教师节专版,共庆教师节,同温师生情,致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时代进步的大潮中感受教育事业的巨大变迁。

那天我在家里写作时,忽然接到朱老师打来的电话,说他儿子要结婚了。朱老师是我20世纪80年代初在惠州沿海某镇一农村小学教书时的同事,非常优秀。当时我任学校校长,朱老师是民办教师。所谓民办教师,是还没转为国家公办的教师,其薪水是国家每月补贴10元,当地村镇每月出20元,合计每月30元。当时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教师的待遇不高,公办教师的月薪也不过五六十元。因为当时教师的生活较清贫,所以朱老师已至34岁了,还是没有找到对象结婚。有几次亲戚朋友牵线介绍几个姑娘给他,都因他是民办教师和年龄超30岁而告吹了。那时有些教师也因此选择跳槽或辞职下海从商做生意。但朱老师一直对党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不怕苦累,扎扎实实坚守在教育战线上,并勇挑重担,肩负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朱老师不仅平日搞好教学工作,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下到各村的学生家里家访,认识了一个学生的姊姊稻娣。稻娣当年20岁,虽在天天劳动中皮肤晒得黑赤,但身子苗条,眉清目秀。她美丽大方,热情好客。朱老师见到稻娣便一见钟情,心里深深爱慕这个农村姑娘。稻娣对朱老师也很有好感,常常来学校找朱老师求教识字,并与他促膝谈心。两人一来二往,便成热恋中。那时我也为朱老师感到高兴,祝福他婚事成功。

就在朱老师与稻娣进入谈婚论嫁时,穿插着一个不愉快的插曲。那天下午5时许,学校完成一天教学工作已放学了,全校10位教师正围坐在教务室的办公桌前开一个教学研讨会。忽然从校门闯进一个40岁、手持一把锄头的村民。我们一看,认出是稻娣的父亲李叔,显然他是从田里劳动回家,路过学校进来的。我问李叔有什么事,他出言不逊地说:“校长,我要警告你们学校的朱老师!”我问:“为什么?朱老师有什么对不住你的事情吗?”李叔满是怨气地说:“我警告朱老师不要再与我女儿稻娣谈恋爱。我女儿还年轻,不想那么快结婚嫁人,即使要结婚,也不嫁他!”当时朱老师坐在办公桌前不敢出声,我和教师们对李叔好言相劝,但他越说越粗鲁,并走到朱老师面前,用手指点着朱老师说:“请你不要再与我女儿纠缠,否则锄头柄伺候。”我见状立即走到朱老师面前,以防朱老师受伤。此时我也严肃地对稻娣父亲说:“李叔,有话慢慢说。朱老师与你女儿稻娣恋爱,是他们俩的事,合理合法,任何外人无权干涉,作为父亲,你也只能提供参考意见。此事你应三思,好自为之。”当时在场的全体教师也齐声劝导,稻娣父亲才停止无理取闹。后经了解,稻娣父亲之所以反对女儿与朱老师谈婚恋爱,是因为他的头脑中还有嫌贫爱富的思想,看不起教师行业。另外他又觉得朱老师与他女儿年龄相差14岁,不能匹配。

针对稻娣父亲的思想动态,我也几次到李叔家找他促膝谈心。我对他说:“现在教师的待遇虽然还不高,但前景光明,前途灿烂。”好事多磨。经耐心劝导,稻娣父亲终于点头同意了。不久朱老师与稻娣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朱老师与稻娣婚后更加认真工作,成绩更加突出,不久通过考试,还进修了师专的学习,毕业后被吸收为国家公办教师,接着他的儿子也出生了。那真是双喜临门啊!

朱老师转为公办教师后,便调到其他学校任教去了。从此我与他就不在一起任教了。我任教到21世纪初年退休,估计我退休四五年后朱老师也该退休了。现在接到他的电话,我分外激动,没想到分别30多年,他有喜事还能惦念我这个老同事,看来老朱还有点人情味。我朗声答应:“朱老师,谢谢你!到时我一定到贵府祝贺。”

我那天到朱老师家祝贺,自然十分高兴。同时还见到了朱老师的岳父李叔,30多年没见面,他也老了许多,额上刻满皱纹,白发苍苍,但他身体还挺硬朗,我问他:“李叔,多年不见,近况都好吧?”他乐呵呵地说:“好好!托共产党的福,幸福快乐!”他还告诉我,他现在三个孙辈也当了人民教师。我调侃说:“当年你不是嫌教师清贫吗?”他笑着说:“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比当年好很多了。”听他这样说,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