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最早记载于《周礼》。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的秋季,八月中旬,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成了固定的节日。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八月十五日,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表现形式不外乎是阖家团圆,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等,共同的理念就是友爱孝道。信息化时代,让人感受到了中秋节文化的多样性的同时,牢记责任,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让友爱亲情永在、让孝道文化永恒、让美好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中,敬老爱幼是本分。小时候,父母是我们人生剧本中的重要角色,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长大后,父母成了我们生命中渐行渐远的配角。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变化让他们的心理也发生了改变。言语上,越来越唠叨;行动上,越来越缓慢。时光忽快忽慢,在闲暇里度日如年,在忙碌中似箭如梭。让孝来不及,最后演变为遗憾。父母之爱,和人们想象的、理解的偏差甚大。过去物质匮乏,童年艰苦,以为父母之爱眷顾很少,试图治愈童年的苦恼记忆。后来才发现,父母的爱一直存在,责怪父母造成终生遗憾。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中秋节前的第3天,是母亲离世忌日。中秋月明,在这个敬老爱幼的节日里,虽然其乐融融,却也会勾起了对父母亲的无限思念……母亲是1986年去世的。她人好,行善积德,无疾而终。当时,我因公出差四川成都,处理棘手的经营业务。忽然接到电报,说母亲病逝了,心急如焚。正要去购买火车票的时候,领导却要求我完成任务后才能回家。我万般无奈,只好服从,为此创作诗歌《母亲殿堂》。
人活一世,孝顺父母最不能等。父母之爱,命中注定的血脉,他们把毕生的爱倾注在我们身上,毫无杂质。日复一日,一味付出,不求回报。久而久之,父母的爱如氧气一般无处不在,我们却不会去在意。越是习以为常的东西,越能在消失后令人窒息。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无论身处何方,无论走了多远,怀揣了多少委屈,父母总会留一盏灯,照亮我们前方的路,也期昐着我们能够趋光回家。父母去,那盏灯会熄灭,无处可栖的我们,只剩归途。生而为人,要知恩图报,对父母尽孝,用心陪伴。
这时候,耳畔就会想起那首《母亲殿堂》:“……小时候,母亲的膝盖是扶手/我扶着它学会站立和行走/长大了,父亲的肩膀是靠山/我靠着它学会闯荡和守候/离家时,父母亲的期盼是力量/它支撑我历经风雨写春秋……”这首诗歌,我每年都会一次又一次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