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人生

□胡琼

2022年10月17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惠州海湾大桥。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惠州海湾大桥。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惠东县吉隆镇在惠东县东部,是远近闻名的工业镇。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吉隆人靠一把锤子、一把扳手、一桶胶水,大刀阔斧地做起了鞋业。后来,一间间制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吉隆生根发芽。

制鞋业是吉隆人生活的重心。穿行在吉隆的大街小巷,你总能看到鞋厂或鞋材厂,空气中也弥漫着各种鞋材的味道。最有名的是鞋城大道,它是鞋材一条街,街两旁全是鞋材店,琳琅满目的鞋材整整齐齐陈列在店里。鞋材品类繁多,鞋面料、里料有皮质和布质,皮又分牛皮、羊皮,PU皮,布又有帆布、尼龙布。底料的材质有橡胶等。配饰根据材质分为好多种,五金颜色各有不同。各种各样亮闪闪泛着光芒的配饰摆在那里,像是卖项链、手链、头饰等饰品的小店,看起来精致时尚。这里几乎家家都做鞋。小鞋厂里摆着各种各样的机器,周围摆满框,框里堆满各种鞋材,工人在机器前忙碌,随着机器的运行,从机器边不断撤出废料。

除了在厂里的工人,还有一帮将各种技艺随时带在身边的零工。他们是小商店的店主,是街边卖菜的大妈,是家庭主妇,是年迈的老人。当手头暂时无事的时候,他们便把鞋活拿出来干。有的编绳子、有的纳鞋底、有的穿珠子。他们将鞋活干得活色生香。我家住在三楼,阳台对面有一家副食品店。店有两层,一层是店面,二层是生活区,平常店主早上6时便打开店门,一直到晚上10时30分左右关店,晚上就住在二楼。店主是一对不到30岁的夫妇,他们有两个女儿,大的三岁左右,小的才几个月,孩子的爷爷奶奶帮忙料理家务。他们一家都很勤劳,除了做生意,店门口的门把手上有时挂着辫子皮,谁手头有闲就站在店门口编鞋辫子。有时在门口的小桌上放着小鞋饰,有闲就串串鞋饰。他们的手总是停不下来,有时有人来买东西,他们也是边答应着,手还在忙个不停,等到确定要做买卖了,才起身去拿货。这样的小商店,来光顾生意的,多是周边的住户,很多都很熟了,买完东西付完钱,彼此还会聊上几句。拉几句家常,聊聊育儿知识,大多是孩子感冒哪种药好用,孩子晚上睡不安稳有什么好办法等等。他们边做生意,边做手工边聊天,小孩子在身边吵吵闹闹,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朋友的丈夫是吉隆的鞋二代。他从小在鞋厂长大,对鞋厂很有感情。小时候他喜欢拿着一把小铁锤有模有样地学着敲鞋底,经常把厂里的工人逗得哈哈大笑。大学毕业后,很多同学都选择留在广州,可他一心要回吉隆子承父业,他说他留恋小镇淡淡的鞋材味。自此,他一头扎进了鞋厂,从制鞋的每一个具体细节做起。他代表着鞋业新生力量,在鞋业的大军中奋战前进。几年后,他独立门户,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厂里出的货质量好、款式新,细节过硬,市场口碑不错。近几年遭遇疫情,他很快适应环境调整了策略,鞋厂生意并未受到很大影响。每当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鞋厂订单稳定,工人能安安心心上班,他就很开心。

一天,我发现家里也有了鞋材,是那种编鞋辫子的辫子皮。婆婆说:“孙子上学去了,一个人在家有点闷,看到别人编得挺好,自己也想试试。”婆婆是个喜欢做手工的人,年轻时候最爱的就是女红,喜欢把头发编成各种各样的辫子,盘成各种各样的发式。难怪她会对编鞋辫子感兴趣。婆婆确实手巧,两天之后,她就把鞋辫子编得紧致均匀,老板对她的手工活很是满意。有次,我陪着她去拿材料,一走进老板家的门,一屋子全是材料,只留下一条通向二楼楼梯的通道。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她光着脚站在角落里,手飞快地编织着,见我们进去,她也没有停下,我问她:“一天能编多少?”她有些自豪地说:“一天能挣50元钱。”50元钱要编多少?我没有概念。我问她:“你一天到晚就做这个吗?”她笑了笑:“我要做一家十口人的三顿饭菜,要搞卫生,要去接孩子。”听着她淡然地说着,像在说别人。我和婆婆很惊讶:“这么多活干得过来吗?”她没有回答,只是笑笑。婆婆摇了摇头:“广东女人太能干了!”老板只是笑。婆婆左看右看,挑了一些材料带回去。回来的路上,有些昏暗的灯光下,好几个妇人坐在楼前的屋檐下,戴着耳机,手在不停地做着鞋活。她们对手艺早已了然于心,甚至穿珠都不怎么需要用眼,仅凭手感便能完成。这样一份坐在自己家里就能挣钱,同时能很好照顾家庭的零工,很受欢迎。慢慢地,我发现楼上楼下都有抱着材料去交付兑换工钱的妇女。渐渐地,婆婆和她们有了共同语言,有时聊聊去哪家拿材料好,哪种编法更快,有什么技巧可以提高编织速度,婆婆在小区有了可以聊天的人,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

傍晚时分,走过那一间间亮着灯的小厂,看到工人还在辛勤地劳动,他们干得卖力,像有使不完的劲。路上运输鞋料的工人开着小三轮嘴里哼着歌。屋檐下有做着各类手工的妇人。好一幅生机勃勃的劳动场景图。中华民族是最能吃苦耐劳的民族,勤劳勇敢的品质深深烙进了每一个国人的心中。我想,正是这一个个忙忙碌碌,一刻也不停歇,兢兢业业劳作的国人,守着一方土地,打造出了各行各业的精湛。而吉隆鞋尖上的味道浸润着每个吉隆人的心,就像家乡菜带给的舌尖上的味道,牵动着每个人的故乡情。